□宋祖荫
当下的太仓画坛,高擎新娄东画派的大旗,既传承又创新,南宗正脉,与时俱进,画派赓续,绵延不绝,不断演绎着新时代下传统娄东画派的传奇。
《增补娄东书画见闻录》,太仓地方娄东书画学术研究的又一成果。娄东书画研究者黄辉先生潜心钻研,深入研究,在整理汪曾武《娄东书画见闻录》抄本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引证,拾遗补缺,对娄东书画人物进行梳理,《增补娄东书画见闻录》的出版,为太仓娄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资料。
古往今来,娄东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娄东古代书画则是娄东文化的“主要硬核”和“艺术支撑”。作为娄东画派的发祥地,太仓对娄东画派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日益精进。正如黄辉先生在该书《后记》中所言:“娄东艺术,创作与著述兼顾,画技因学识而增色,文艺因书画而传承,流芳百世,称雄江南。”
娄东,乃娄江之东。太仓的别称。娄江下游流经太仓地区,在浏河口东入长江,直奔大海。娄江,江南太湖的重要支流之一。它西起苏州娄门,东至昆山、太仓,是连贯苏、昆、太的主要航道和泄洪通道,又是孕育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自古以来,太仓就有天下粮仓之称,地方繁荣富足,春秋时期,吴王便在此地屯粮设仓,以后的历朝历代,多在太仓设立粮仓。太仓海运仓遗址的发现便是明证。元代起始的漕粮海运,使得刘家港名扬天下,作为郑和下西洋航海的起锚地,浏河商贾云集,繁华一时,一跃成为中外文明的国际贸易大港,号称“天下第一码头”“六国码头”。
太仓作为江南富饶繁盛之地,人杰地灵,文艺兴隆,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明清之际有名相王锡爵、文坛领袖王世贞、昆曲鼻祖魏良辅、江左诗人吴梅村、篆刻名家赵宧光、画坛大家仇十洲等,近世又有国学大师唐文治、丹青大师朱屺瞻等。更有影响近代中国三百年的重要画派——娄东画派。
太仓一地,乃江南文化之福地。自元代以来,书画名家辈出,明清之际有书、画、印诸艺传人二百余家,承前启后,延绵数百年。然而书画艺人传记,清代以前,未见专著。及至民国,太仓乡贤汪曾武,其本人虽不擅画,但酷爱书画艺术。于是搜集太仓及江苏各地地方志、历代书画文献,辑录太仓元代至清嘉庆的书画艺人,“阙者补之,略者详之,得若干人,将其之姓名、官阶、事实、著述、专长、兼技,一一志之”,书名《娄东书画见闻录》。1929年夏季,汪曾武将书稿寄送给结拜义兄唐文治先生,请其做序,唐文治评价此书有三善:“可以悦性怡情,与道大适”“向之幽隐无闻者,今皆得觥觥以显”“广尊敬祖宗之义,孝弟盛德”,其大意是该书可修身养性,感受书画艺术的魅力,也使娄东一地学士文人书画艺人得到表彰,还有著录了太仓汪氏家族中有书画造诣的先祖族亲。
《娄东书画见闻录》共分四卷,借鉴了地方志的分类方法,卷一总览。著录太仓元明清历代书画人物,附编“闺秀”“方外”“游寓”三门,记录闺秀名媛、高僧道人以及从外籍寓居太仓的书画名士;卷二地域,题“刘河”,浏河镇因河得名,又称浏河、刘河,历代书画名家辈出,是书单独列为一卷;卷三世系,题“太原”,王时敏、王原祁一门本自太原王氏,且为娄东画派领袖宗师,汪曾武将王氏宗族子弟单独编为一卷;汪曾武本自平阳汪氏,其七世族汪溥,也是明代书画名家,其遗作乾隆时定为《石渠宝笈》上等,族中世代书画家辈出,是书单独编为卷四。
汪曾武成书后,惜未能广泛流传,该书经历世间变故。新中国成立后,唐子春将所藏该书赠送北京政协图书馆保存,太仓文人严瀛,毕生注重乡邦文献的整理,抄写、保存了百余种太仓乡贤著作。他在出席政协常委会时,得见此书,“商借以归,抄录副本”,该书由此得以流传至今,国家图书馆现藏有严瀛1960年朱丝栏抄本《娄东书画见闻录》,卷末附有严氏后记。
太仓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黄辉先生,1982年生,山东滕州人,文艺学博士。自2013年前来太仓工作并定居生活后,视太仓为“第二故乡”,在古代书画鉴藏、娄东画派、娄东金石学、太仓印学诸领域有着独到研究,目光犀利,术有专长。尤其是其在长期从事古代书画研究中,深感娄东文化积淀深厚,娄东名人技艺高超,于是策划编纂《增补娄东书画见闻录》,使得娄东书画得以弘扬光大。
《娄东书画见闻录》严瀛手抄本现存于国家图书馆,近3万字。黄辉先生利用冗务之余,耗时三年多,整理点校《娄东书画见闻录》,同时又从上海图书馆发现佚名的《娄东画苑补录》,可与《娄东书画见闻录》互相比对,裨补缺漏,便附录本书中,他又搜采历代《印人传》,辑出娄东印人资料四十余条,名为“娄东印人传”,并将该书统一编制人名索引,附于书末,以便阅览,增补条目文本约3万字。
《增补娄东书画见闻录》,是一本研究娄东画派的基础性实用工具书。其贡献在于对原有记载的人物,进行了补充、互勘,进一步完善和扩充了人物史料,这些人物有七、八十人之多,如沈周、毕泷等等,还有对清嘉庆以后的娄东书画人物予以增补,林林总总,增加近百人。尤其是增加了《印人传》。“人名索引”用阿拉伯字母排序,按页码标注,便于查询。
“让在历史烟云中消逝的丹青人物,被历史所忽略、遗忘的艺人立一小传,也能雁过留名,让娄东画坛的整体人物形象更加完整,留下一个更加真实而清晰的历史文脉。这就是我力求做好增补一书的动因。”黄辉动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