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孝忠
编者按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成果丰硕,这5年在太仓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喜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专栏,全面展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五年来的发展经验,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扎实苦干,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持续奋斗,敬请关注。
“太仓港集装箱四期启用,第300万标箱正式起吊!”6月28日上午,随着“沪苏同城,沪太同港”太仓港集装箱四期启用暨300万标箱起吊仪式的举行,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正式启用,太仓港集装箱通过能力从此迈上更高台阶,沪太同港化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太仓以港强市战略迈出了崭新步伐。
集装箱吞吐量跃至全国第8位
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码头长度1292米,概算总额为40.27亿元,设计年通过能力200万标箱。四期码头全面建成后,太仓港集装箱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635万标箱,未来将承接上海港溢出的近远洋、内贸等航线箱源。
在集装箱四期项目建设推动下,太仓港以效率促增量,以增量促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每个月的集装箱吞吐量都在刷新开港以来同期最高纪录。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27.3万标箱,同比增长42.6%,占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的三成以上,全国排名由第9位跃升至第8位,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江苏外贸第一大港、全国内河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太仓港航线总数增至215条,其中,近洋航线29条、内贸干线51条、外贸支线41条、长江(内河)支线94条,从太仓港走货的国内外贸企业超过4000家、遍布全国28个省(市),覆盖中近洋、沿海、长江、内河近100个港口,基本建成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和远洋中转基地。
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6家
江苏宝洁有限公司所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根本不需要人工操作,生产效率却提高了2.5倍。该公司通过自动化和大数据,实现了从生产到质量管理的一系列运作,建成了“全球灯塔工厂”,也是全球工业智能化水平的标杆。
作为太仓港直接经济腹地,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一类口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四张国家级“名片”的优势,突出先导产业建链,依托超算数字产业基地项目,积极招引车用人工智能芯片等项目,建链拓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拓宽拉长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健康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链条,(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