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硕) 日前,双凤镇泥泾村村民小钱走进位于村委会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通过人脸识别后,投放两个瓶子到塑料回收口,即获得了相应积分。后续,他就可以用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来兑换牙膏、洗发水、毛巾等生活用品。
泥泾村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是我市乡村区域首个投用的智能垃圾分类设施。记者看到,这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包括可回收、有害垃圾两个类别,2斤废纸可以兑换1个积分,2斤废电池也可以兑换1个积分。投放箱的内部设有感应器和摄像头,村民可以根据相关语音、文字指导,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相应投放。投放站会自动识别并称重,并在屏幕上显示出重量以及可兑换的积分。村党委书记吴邹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经投用两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大数据后台显示,已有超过400名村民进行了注册。
“这样既能提高老百姓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村居环境。”吴邹表示,泥泾村是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水美村庄和太仓市美丽家园示范点。为增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泥泾村创新采用垃圾分类积分制、投用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等举措,不断提升村民的垃圾分类理念。此外,泥泾村还不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今年6月,该村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走村入户宣传活动,确保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入户率达到100%。为提升宣传效果,村里还打造了一间垃圾分类宣教室。在宣教室内,村民可通过互动游戏、垃圾分类现场模拟等沉浸式体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据了解,泥泾村自去年6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已投放460个生活垃圾分类桶,设置多处有害垃圾暂存点,覆盖5000余名村民及外来人口,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