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琦 张瑜 阚亚方
为引导各地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优势产品,示范推进全省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绿色蔬菜产业新的增长极,紧紧围绕“做精大宗蔬菜、做强特色蔬菜”的发展目标,打造“味道鲜美、环境优美”的菜园,经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同意,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首批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特色镇、味美菜园评选认定。
经自主申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全省味美菜园申报主体进行评审,我市的太仓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太仓瑞何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社、太仓新湖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入围全省首批100个“江苏味美菜园”。
这3家“味美菜园”是如何种植、生产新鲜味美蔬菜的?记者带你去逛一逛!
新湖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
培植丰富优质蔬果品种
最近,正是新湖番茄上市的季节,新湖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张仁极格外地忙,除了忙着销售番茄,他还忙着准备下一茬蔬菜的种植。
记者来到合作社基地,张仁极刚开着旋耕机把大棚的地翻完一遍。“现在适用于蔬菜种植的旋耕机犁一遍地只要10分钟,以前需要把之前种的菜先靠人工全部拔掉,再进行耕地,起码半天时间。”在他这个农业“老把式”看来,现在种田变得轻松了,得益于蔬菜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升级提档。
通过这两年的改造,该基地已经建成新型日光温室、超宽体大棚、连栋薄膜温室、单体大棚、废弃物处理中心、生态停车场、绿化小游园等。基地的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也已建好。村里还投入100多万元引进先进的机械化栽种设备,现在的库房中,覆膜机、旋耕机、施肥机、起垄机等用于蔬菜种植的全自动机械一应俱全。此外,合作社还建设了蔬菜专用库房、检测室、果蔬保鲜库、冷库等。
基地基础设施提档后,合作社种植的蔬果种类增加了,品质也升级了。前两天合作社选送的“新湖黄瓜”荣获“江苏省优质黄瓜好品牌”金奖。获奖正是得益于栽培技术的升级,新湖黄瓜采用设施栽培,利用水肥一体化和自动灌溉技术,实现标准化管理。在栽培过程中,使用有机肥,使蔬菜的口感大大提升。
合作社还注册了“新湖牌”商标,基地番茄、丝瓜已通过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最近新湖番茄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新湖村种植的主要品种有番茄、丝瓜、芹菜、莴苣、黄瓜、萝卜、韭菜、草莓、香瓜、圣女果等蔬果,种类非常丰富。根据计划,该村将持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总规划面积达1600多亩,绿色农产品种植占比超过60%。
合作社还将草莓、水果胡萝卜、番茄、彩椒等果蔬错时种植,一年中都可以采摘、品尝,亩均效益比以前高出30%左右。该村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淡黄、紫色、黄色3种颜色的水果胡萝卜。这种水果胡萝卜在我市首次尝试种植并获得成功。与普通胡萝卜相比,水果胡萝卜具有袖珍小巧、脆嫩爽口、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今年我们还将增加新品的种植,比如小南瓜、彩椒、癞葡萄等,吸引更多游客过来采摘。”新湖村党委书记张建忠介绍说,新湖村除了将继续运营好传统特色的番茄、丝瓜等之外,农旅型特色蔬菜水果将是另外一大亮点。
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
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提质降本
初夏的雨天,璜泾镇现代农业园的设施大棚敞开顶棚,雨滴落入大棚,滋养蔬菜作物。此时的黄金小玉米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据该镇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让雨水适当流入,是为了调解棚内水土,防止棚内土地盐碱板结。梅雨过后,炎夏来临,就必须在顶棚加盖遮阳网,防止棚内温度过高。
在现代农业园,80多亩设施大棚闪耀着科技之光,连片的透明大棚全部使用自动化升降、开闭设备,轻按开关,大棚的四壁、棚顶便可实现开合,用于通风、透光,便于蔬菜种植的自动化管理。作为璜泾镇“菜篮子”工程的主阵地,鹿杨蔬果合作社拥有全市最大的单体设施大棚,也拥有最现代的自动化设备。大棚不仅可以自动开闭、喷灌,目前还在进行智能化改造,引进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大棚的温、湿度,土壤PH值,为温室种菜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设施大棚外,是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露天蔬菜种植区碧绿一片,与白色大棚交相辉映,展示出旺盛生命力。远离城市的区位劣势给了璜泾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以及连片的耕地,也推动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蔬菜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飞机撒农药、机器下田地。
入夏是蔬菜生长的旺盛期,农技人员正驾驶着“钵苗移栽机”在大棚内种植菠菜。驾驶人员只需将秧盘放在农机上,手扶把手,几乎不用施力,“钵苗移栽机”自动向前推进,地上便栽下4株秧苗。相比于人工进行秧苗移栽,这台机器的效率高出了20倍。移栽机的优势不仅在于效率高,还能控制好秧苗的株距,移栽入土的深度,更能标准化开展蔬菜种植工作,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
除了移栽,蔬菜全程机械化种植还包括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植保、收获等“一条龙”作业,起垄机、植保机、菠菜收获机、蔬菜耕整作畦机、翻耕机……种菜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合作社的松花菜、西蓝花、上海青等日常蔬菜在机械化种植的“加持”下产量提升、成本下降,效益提高。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以蔬菜种植鼓起农民钱袋子;另一方面保供稳价,让本地市民吃上“放心菜便宜菜”,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力量。
瑞何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社
强强联合打造蔬菜产业标杆
早上四五点,太仓市瑞何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社的基地上就热闹起来了,工作人员将当天的新鲜蔬菜打包装筐,随后运到上海各大批发市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生菜、芥兰、黄瓜、豆王、辣椒……10多个品种的蔬菜分门别类放在场地上,现场就像一个大型菜市场。在基地边上,已有多辆卡车等候着了。“这些蔬菜都是刚采摘的,最近几天,每天早上运出去的蔬菜总量在3吨左右,装10多辆卡车,主要销往上海各大批发市场。”市瑞何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社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共有300亩大棚,种植的蔬菜属于中高端类,每天都销售一空。
接下来基地种植的哈密瓜也将上市了,可进一步丰富基地的果蔬产品。哈密瓜种植对温度、湿度、营养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高,而关键的技术难题就是要控制好昼夜温差和加强肥水管理。基地拥有多年种植哈密瓜的经验,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华蜜0526”等多个品种的哈密瓜,并开发出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
刚过采摘季的大球盖菇,是合作联社的另外一个重点项目。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且不施肥料、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利用冬季闲田栽培大球盖菇,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技术简便,容易管理,成本比较低,经济效益也非常好。合作联社的秸秆栽培大球盖菇项目入选了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今年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共种植了50亩大球盖菇,明年将扩大至100亩。这一试点项目不仅大力提升了浏河镇秸秆收储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据了解,太仓市瑞何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社于2019年9月,由太仓市稻花香农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祥新农场专业合作社、太仓市祥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浏河镇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而成。对于种植基地基本情况,田间用药、田间用肥、收获等情况……目前合作联社已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追溯管理制度,使得生产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同时,田间档案由专人负责记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