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小记者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摘春天

  

  

  

  □港城小学 五(6)班 杨陈睿

  

  上周日,我期待已久的市融媒体中心小记者活动终于到来了。 

  一大早,我就央求妈妈早早开车到达了目的地——浏河何桥村的一个大棚基地。走进大棚,我的心情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哪里有什么蘑菇,只有一块块修整后的土地。正当我失望至极的时候,几位老奶奶从我身边走过,她们统一着装,穿着胶鞋,戴着手套,手里拿着一个塑料筐,在我前面的泥巴地里停了下来。只见她们半蹲着身子,手不停地在泥地里摸索着。我走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呀,原来这蘑菇的顶部是棕色的,和泥土颜色很相似,马虎的我一开始居然没有发现,我心里嘀咕着:“原来蘑菇也有保护色呀!” 

  我蹲下身,认真观察起来,一个个小蘑菇好似一把把小伞,有的茎十分粗壮,伞面很小,一点都不好看;有的茎直直的、细细的,像个长腿小女孩,漂亮极了;还有的茎是弯的,一根上长出两三个蘑菇,争先恐后地挤在一起,有意思极了。我还发现好几个高大的蘑菇,看上去像威武的将军直挺挺地俯视着那些士兵。

  正当我观察出神的时候,基地的陈叔叔为我们介绍起了这些小可爱,它们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赤松茸。陈叔叔介绍说,采摘赤松茸时,要首选茎杆粗壮的,这样的赤松茸才是鲜嫩美味的。像“长腿小女孩”的那种赤松茸,并非优品,而我以为的王者,却是已经老了的赤松茸,不能食用了,看来,有的时候,并非好看的就是实用的。 

  听完了赤松茸的采摘要领,我们就可以大显身手啦。我和妹妹一马当先,冲进了长满赤松茸的土地。采摘赤松茸时,一定不能踩在它们生长的地方,要走两边的小路,因为在我们看不见的泥土下面,正孕育着下一批美味的赤松茸。我和妹妹每人挎着一个小篮子,仔细观察后,慢慢拨开泥土,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发力,美味的赤松茸就被我们一一拿下了,随后再把泥土轻轻覆上,以便下一批赤松茸正常生长。不一会儿,我们就收获满满,但也累得气喘吁吁,加上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是固定的,又热又闷,口渴极了。看着那些采摘的老奶奶,真得觉得她们特别辛苦。 

  采摘结束后,陈叔叔又为我们现场烹饪了赤松茸,看着好像非常简单,把赤松茸洗净切片,热锅后放入黄油,再双面煎至金黄色,洒少许调味品,就可以开吃了。我站在旁边,闻着香喷喷的黄油和赤松茸结合的味道,忍不住咽起口水来。终于可以吃了,我和妹妹每人夹起一块,开心地大快朵颐起来,等我们准备排队吃第二块的时候,无奈僧多粥少啊,只能开始回味了! 

  半天的活动转眼就结束了,我坐在车上,砸吧着嘴,满足极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专刊·住建
   第06版:新闻·时事
   第07版:平安法治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舌尖上的春天
纯洁的梨花
放风筝
糖画之旅
找春天
采摘春天
吹瓶子
红糖糕
古松弄的粢饭糕
太仓日报周刊·小记者08采摘春天 2021-04-12 2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