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闻·三农报告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产保供 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面铺开

  

  

  

  

  □本报记者 李华/文  见习记者 谢海涛/图

  

  >>>

  

  核心提示

  

  当前,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发生和科学防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各镇(区)按全市统一部署,全力以赴、主动出击,扎实做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确保我市夏粮稳定生产。

  

  形势严峻

  小麦穗期病虫害总体偏重

  

  

  

  

  小麦穗期病虫防治物资是否已全部到位?小麦的抽穗扬花面积大约多少?是否已完成用药……当前,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技术人员最忙碌的时候。连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第一时间召开小麦穗期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会议的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先后赶赴城厢、沙溪、浮桥、双凤等镇的田间地头,深入了解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以小麦为主的夏粮稳定生产最不确定、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小麦赤霉病。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麦赤霉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风险高,可防不可治,一旦疏于防治,除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外,还会造成真菌毒素污染,显著降低小麦品质,严重影响粮食销售和农民收益,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防控好小麦赤霉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1年,全市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风险态势高,对夏粮稳产构成极大威胁。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易感赤霉病品种的扬麦(占70%)仍为我市的主栽品种,一旦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大流行将不可避免。二是田间菌源充足。日前,市农业部门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稻桩子囊壳株带菌率为22.9%,为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充分满足了赤霉病大流行条件。三是小麦生育期提前,生育进程差异大。由于去年小麦播种期参差不齐,造成今年我市小麦生育进程差异大,据统计,去年11月10日前播种的面积仅占16.6%,11月11日~20日稍晚播种的面积占45.4%,11月20日后晚播种面积占38%,预计今年抽穗扬花期将从4月10日延续至4月下旬。四是气象条件有利于发病。据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测预报,4月份全市范围有多个降水过程,如果4月中旬出现连阴雨天气,必将造成赤霉病的大流行。因此,各镇、区(街道)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今年小麦赤霉病重发的严峻形势,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狠抓穗期病虫防控措施,确保夏粮稳产。

  

  多措并举

  全面启动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

  

  

  

  

  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是每年必打的一场硬仗,也是病虫防控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防治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夏粮稳定生产,而且还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说,3月29日,该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穗期重大病虫科学防控工作的通知》,并迅速召开了防控工作会议,全面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技术到位。

  针对今年小麦穗期病虫发生发展趋势,市植保部门在深入细致地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的综合措施。据介绍,各地将确立“预防为主、主动出击、两次用药、病虫兼治、肥药混喷”的防控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期,用好二次药,坚持交替用药,做到科学防控。第一次用药掌握在齐穗扬花5%时(见花就打),药剂为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肥料世纪农丰或康扑红;第一次用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控,药剂为48%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或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小麦锈病、条锈病、白粉病重发的田块,可加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或20%三唑酮水剂,亩兑水量为40~50公斤,均匀细喷雾。

  各区镇严格按照小麦生育进程用药,做到齐穗见花一块用药一块,避免一刀切;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用药,抓晴好天气及时用药,遇到连阴雨时要抢雨隙用药,用药时或药后即遇雨的,应马上用药补治。全面落实中央财政小麦“一喷三防”政策,推广应用药肥混喷,实现防促结合,保粒增重,最大限度挖掘增产潜力。各地务必做好宣传指导、补贴公示和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主动出击

  各镇(区)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今年,我们村合作农场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农药以及叶面肥已全部到位。前段时间,农场已组织人员和设备,对首批200多亩进入抽穗扬花期的小麦进行了用药防控。”城厢镇电站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省心了。高效植保设备不仅作业效率高,效果也非常好。一台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每小时的作业面积起码在50~60亩。

  这只是我市各地扎实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的缩影。连日来,各区镇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根据小麦扬花情况,主动出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确保夏粮稳定生产。

  当前,全市14.4万亩小麦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为重点防治对象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已陆续展开。总的来说,由于近期的气温相对较低,导致小麦抽穗扬花期相对滞后。据介绍,截至昨日,全市小麦扬花面积2.6万亩,占总面积的18.1%,用药一次2.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为2.2万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抽穗扬花面积也将陆续增大,预计本月中旬,全市小麦将大面积进入扬花期,这也意味着,我市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将全面进入高峰期。届时,全市将投入在役各类植保机械1000多台套,全面推进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已成为我市小麦稳定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据介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手机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宣传方式,及时发布赤霉病等穗期病虫防控措施,各镇、区(街道)农业技术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组织镇村技术人员实地开展技术指导,突出抓好病虫绿色防控,保证防控质量。市农业部门也将成立小麦穗期病虫绿色防控督查小组,重点检查宣传发动、物资发放、技术指导、防控进度等落实和完成情况,推动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夏粮稳定生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5版:广告·公益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稳产保供 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面铺开
浮桥镇 “啄木鸟”啄出美丽乡村
多措并举 提升农机安监工作水平
护航春耕 农资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太仓日报新闻·三农报告04稳产保供 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面铺开 2021-04-09 2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