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肉生在骨头上。”太仓肉松骨头将这句话展现到了极致。作为太仓的特色美食,肉松骨头深受众多市民喜爱,一口下去,酥烂脱骨、浓醇爽口,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颇具特色的肉松骨头店、工厂。
倪鸿顺肉松骨头
在城厢镇古松弄里,有那么一家不起眼的肉松骨头小店,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如果不是招牌上的字样,你很难将这家小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
每天清晨,倪鸿顺肉松骨头第四代传承人陆汉平便早早地到了店铺,围上围裙,开始了清洗骨头、磨刀、切肉、熬煮骨头等一系列工作。160斤重的骨头,放入直径一米的大铁锅,从生到熟,整个熬煮过程约3个小时,小小的店铺里充盈着烹饪的蒸汽。倪鸿顺肉松骨头是以带肉的上好筒骨、腿骨、尾骨为原料,加入生姜、八角、香叶、茴香、桂皮、黄酒等佐料烧制而成。新鲜出炉的骨头,酱香扑鼻,鲜嫩可口。当真是大口吃肉,不如大口啃骨头。
太仓牌肉松骨头
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太仓人都是吃着肉松长大的,那么,太仓牌肉松骨头你吃过吗?每天早上七八点,位于武陵街路口的太仓牌肉松食品专卖店,总会候着三五个市民,新鲜出炉的肉松骨头刚从厂里送过来,就被一抢而空。晚来的吃货,实在等不及就把目光扫向了真空包装的肉松骨头。
太仓牌肉松骨头为何这么受欢迎?一起去工厂看看它是如何烹制出来的吧。将选好的猪肉骨头冲洗后下锅烧煮,加入独家精心配制的五香、酱油、花椒等调料。烧煮过程中,控制火候、及时翻炒,保证每块骨头烧煮入味。香气扑鼻的肉松骨头起锅后,再经过两台大功率的排风扇40分钟降温,最后对经过抽样检查合格的肉松骨头包装。
飞凤牌肉松骨头
飞凤牌可不只有好吃的爊鸡,其特制的肉松骨头,更是许多吃货心中的最爱。
飞凤牌肉松骨头和其它几家甜口不太一样,酱汁是微甜、偏香的,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其采用的是优质的筒骨,每块重3~4两。消费者可以轻松地吃到里面的骨髓精华,完全没有肉腥味的存在。急火翻炒后高温焖煮,还要灌入制作肉松的原汤,色泽酱红、咸甜香鲜、酥而不烂、腴而不肥,凡品尝过的,莫不交口赞之,是宴席、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市民自制肉松骨头
肉松骨头常有,而最适合自己那一口的并不多。有些市民因为好吃肉松骨头,还特地去钻研如何烹制。市民孙师傅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烹制肉松骨头的技艺十分了得,他分享了自己的烹制方法。
第一步,去市场选购新鲜的筒骨、腿骨;第二步,买回家后刀斩数段,温水一根根清洗干净;第三步,加入适量清水,倒入老汤,开始熬制;第四步,加入桂皮、茴香、黄酒、酱油等调料;第五步,开火煮约50分钟,然后熄火捂个2小时;第六步,开火,去汤、收汁。舀掉大部分老汤,慢慢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