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刊·水务
上一期3   4下一期  
千河灵水百年港 乐水安居金太仓~~~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河灵水百年港 乐水安居金太仓
全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品牌

  

  

  

  

  

  

  □本报记者   刘志婷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活动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水,既是太仓最为灵动的韵脚,更是水务人不懈守护的对象。多年来,市水务局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全市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千河灵水百年港,乐水安居金太仓”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品牌,为太仓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提供了坚强的水务支撑。

  

  节

  “水美太仓”蝶变密码

  

  

  1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企事业单位和百姓积极参与”的新格局。去年,我市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称号,节水型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样板。

  农业灌溉用水是水资源使用“大户”。我市通过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等措施,扎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多项工作走在苏州市乃至全省前列。水是工业企业生产的基础性资源。我市通过新增取水许可项目审批分类,支持用水效率高、污染排放少的项目,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等举措,推动了一批重点企业节水减排。与此同时,积极探索节水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系列节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节水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建成市级节水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节水宣传阵地建设,让节水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节水型企业54家、节水型小区40个、节水型学校53家、节水型公共机构81个,水务行业机关全部建设成为节水型机关。

  

  治

  “水美太仓”蝶变密码

  

  

  2

  

  

  

  治城先治水。2020年,我市以全面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改革为统领,以长江、七浦塘水岸同治,河湖“两违”整治,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等工作为重点,切实做好“治理、提升、修复、长效”四篇文章,全力打造“水美太仓”建设示范样板。全市3400余条河道705名河长认真履责,年巡河7.2万余次。以“任务清单”为抓手,分解细化苏州市下达的“一事一办”任务44项,完成率100%;编制印发市级“一河一策”工作任务350项,全方位推动涉河问题的解决;完成各级河湖“两违”整治任务572项,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

  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近年来,市水务局坚定扛起“长江大保护”的历史责任,通过专项执法、日常巡江、制度完善,打出“监管组合拳”,全力维护长江太仓段的水事稳定。在完成长江环境大整治、环保大提升的“百日攻坚”行动和“2982”行动计划中,按照系统化治理、项目化推进、水陆并进的思路,着力打好打赢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加快实施长江岸线绿化造林工程,共完成绿化岸线长度13.8公里,绿化面积达2200余亩。

  与此同时,我市扎实开展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自2018年开始,对全市9座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出水水质从一级A提升到《苏州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在苏州市内率先出台《太仓市污水处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完成截污纳管项目1941个,新建、改建污水管网127.3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7个村,受益农户1834户。重点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333”行动,加快“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21个达标区建设基本完成。

  

  智

  “水美太仓”蝶变密码

  

  

  3

  

  

  

  太仓港区、浮桥镇在辖区河道安装了100余个实时监控探头,24小时无死角监控河道;高新区河长办工作人员经常通过无人机开展辖区河道巡查工作,不仅能对辖区内的“盲区死角”河道进行排查,还能实时监测河道治理后的情况。

  这些是我市依托大数据平台,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现精准管水的成效之一。为持续改善水环境,太仓大力推进“智能治水”,以“智变”引领“质变”,多项工作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完成“智慧水利”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一库汇聚、一图全览、一网通办、一呼百应”,构建河长制工作平台,全面实现“看水一张图、治水一张网、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创新河道巡检机制,采用无人机、河道监控与人工巡河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河工作。率先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及航拍等先进技术,对7条省级骨干河道进行航测,为河道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数据支持。

  

  安

  “水美太仓”蝶变密码

  

  

  4

  

  

  

  安全用水有保障,水美城乡有灵魂。为了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2018年我市启动了第二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实现了第二水厂从供“合格水”向供“优质水”的转变,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100%。“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各项供水设施投入13.1亿元。其中,新建及改造老旧供水管道323.6公里。完成第二水厂取水改移工程,新建70万吨/日的泵房一座,43.2公里DN1400钢管原水输送管线2根,形成了由浏河水源地向第二、第三水厂供水的常态化运行格局。同时完善水质督察体系,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水厂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及二次供水,每季进行一次常规42项指标抽查,每年进行2次末梢水106项指标抽查,监测对公众公布,水质合格率达100%。

  在水旱灾害防御应对方面,我市积极部署落实汛前、汛后检查,及时组织开展全市防汛应急演练,积极开展长江太仓段全程大断面水下地形监测工作。去年入汛后,我市先后7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梅雨季期间,全市通江水闸累计排水375潮次,累计排水量77259万方,有效降低了河道水位,保证了行洪安全。整个汛期全市先后出动抢险人员1192人次,动用排水车辆77车次、水泵227台次。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及时排除了易涝区域积水,保障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游

  “水美太仓”蝶变密码

  

  

  5

  

  

  

  小桥流水、绿色草坪,还有水生植物……像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这是城厢镇万丰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湿地给人的第一印象。正因为此,附近的居民经常过来锻炼、散步,这个治污生态湿地也就成了居民最爱的“小游园”。

  在生态美丽河湖建设推进过程中,太仓统筹考虑、协同推进生态河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村庄建设,从群众宅前屋后的镇、村级河道着手整治提档,全面改善城乡水环境,进一步彰显太仓水乡独特的风韵,让城乡群众切实感受到美丽河湖建设的成效。

  走出万丰村,行走在太仓的各大乡村,随处可见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一汪清澈的湖水,来太仓乡村看看田园风光、采摘新鲜蔬果、吃吃农家菜、休闲垂钓也成为一种新时尚。来电站村住亲水木屋、到万丰村看水上森林、在孟河村打卡吴家湾、去勤力村体验休闲垂钓……一条条生态水系串联起了“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提升了太仓的旅游品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创新
   第05版:平安法治
   第06版:专刊·水务
   第07版:新闻·时事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全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品牌
太仓日报专刊·水务06全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品牌 2021-03-22 2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