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俊 文/图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娄东街道裕珑社区居民蒋琳把这句话化作了生动实践。出生于1929年的她,今年已经92岁高龄。她的“学习强国”积分,目前已有3万分之多,在社区里名列前茅。
“我是江苏海安人,曾经在河南三门峡那边做小学老师、教研员,一直到退休,1984年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蒋琳家中,她告诉记者。从交谈中记者感受到,这位“奔百”的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对答如流。
蒋琳初次接触“学习强国”是在2019年,当时她不会用智能手机,对“学习强国”没有过多关注。后来,她的孙女将智能手机和“学习强国”的使用方法教授给她,她便开始尝试在“学习强国”上了解国家政策、新闻时事,参加答题,并且很快乐此不疲。
“人老了容易健忘,我的应对方法是做好笔记。”蒋琳拿出一个笔记本,上边记载有智能手机、“学习强国”的使用步骤,有学习心得,有积分排名,也有错题分析,内容详细且字迹工整。
经年累月地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尤其是对视力退化且精力有限的老年人来说。然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蒋琳是越学越有劲儿。有时候孙女不在身边,她在学习中碰到不懂的地方,便会向别人请教,保安、邻居、学生、社区工作人员都是她的询问对象。老人的好学精神让大家折服,每个人都很乐意帮助她。
蒋琳作息规律,每天晚上八九点入睡,下半夜醒来,她就会打开“学习强国”,浏览最新的国内国际新闻,发表一则则短评,答一答各种类型的题目。平时,她还会参加“争上游答题”与“双人对战”。“许多题目我虽然会做,但手的速度跟不上。”老人说。可即便动作不如对手麻利,她仍然常常取得不错的成绩。
“我觉得‘学习强国’是个百宝箱,在上面学习已经成为我的精神寄托了。”蒋琳对记者说,“通过学习,我对国家政策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生活垃圾分类,我不仅自己践行,还会督促邻居也遵守。有一次我发现邻居没有把垃圾分类投放,就写了个纸条贴在垃圾桶上,作为提醒。”
坚持不懈的学习,不仅对蒋琳起到了健脑的作用,也让老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体现在移风易俗上。她已立下遗嘱,去世后遗体火化,不买墓地、不立碑、不烧纸,骨灰由后人带回老家撒到桂花树下。她的老伴过世未久,丧事也是简办的。
在2020年度裕珑社区“学习强国”优秀学员表彰中,蒋琳登台领奖。“我们这里,提起蒋奶奶,知道的人都会点个赞。‘优秀学员’这项荣誉,她绝对受之无愧!”裕珑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名老党员,学习之外,蒋琳对自己要求也甚严。虽然年迈,她却从未缺席过每月一次的党员会议,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几乎都能第一个到达会场。
“蒋奶奶虽然腿脚还利索,但毕竟年事已高,现在开会的时候如果碰上天气不好,我们会派人专门去接她,确保她的安全。”裕珑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