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洋小学致力于构建融书香校园、数码校园、生态校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本报记者 王俊
近日,镇洋小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AI主任”节,内容包括“我给‘AI主任’画幅画”“我向‘AI主任’诉心声之‘签短情深’书签比赛”“我向‘AI主任’诉心声之‘话短情长’微视频比赛”等系列活动。这是该校落实“智能生活教育”的一个镜头。
镇洋小学创办于2018年9月,由朱棣文小学进行一体化管理,实施以“感悟生命尊严,走进智能世界,驾驭未来生活,实现个性发展”为内涵的“智能生活教育”,“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世界儿童”。
据悉,镇洋小学投运后,学校提炼了以“智能生活教育”为主题的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主题、核心理念、“三风”建设、文化元素等,对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目前,已建成“一馆三廊”——趣味科学馆及智能长廊、科学长廊、音乐长廊;“一景三角”——AI精灵雕塑及牛津、剑桥、哈佛三个学习角;五项智能工程:教室希沃一体机全覆盖、腾讯智慧校园系统、智慧图书馆、V校班级管理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走进镇洋小学,外人很容易感受到,校园里以“智能生活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事实上,这所正致力于构建融书香校园、数码校园、生态校园、活动乐园、生活家园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自建成启用后,各级领导、人大代表以及省内外兄弟学校等客人来访络绎不绝,而且赞赏有加。
镇洋小学的办学特色,不仅展现于外在,更体现于内在。“我校已经完成以文化建设纲要、学校章程为首的制度文化建设,形成了以‘IO课堂’建设促进学校‘融合开放’的课程实施方案,提炼了‘IO课堂’实施纲要以及‘AI精灵’评估实施细则,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所谓“IO课堂”,是指Intelligent Open Class。“IO课堂”构建已在镇洋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初步开展:通过挖掘智能生活资源的教育价值,进行信息科学课程群开发;以“数字化”为核心,基于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人工智能与学科整合上下功夫;通过对智慧开放课堂的研究,完善和丰富学校开放融合课程的实施途径。
“AI精灵”,是镇洋小学“智能生活教育”的文化元素。学校打造“AI精灵”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勤于探索、乐于发现、刻苦钻研的习惯,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乐趣。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学校建立了“AI精灵”评估体系:设立8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学生学业水平、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品行、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对学校认同度、学生学业负担与压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和跨时间发展,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下面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再加一个标志性提示,即形成“AI精灵”成长评价体系框架。学校把“AI精灵”评估体系落实在日常评比中,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着眼‘十四五’,我们将继续对学校的‘智能生活’课程开发、‘IO课堂’教学体系建构、‘智能先行者’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这三大工程进行深化建设,着力做大做强做优‘智能生活教育’,积极探索智能教育的创新模式,打造未来智能生活校园的样板。”镇洋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