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时政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阚亚方 张瑜

  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全面“闭环”;二维码门牌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改造路灯让城市夜景美起来……这一项项民生实事的实施,打造了我市公众满意的品质城市。

  垃圾分类

  成为“新时尚”

  “这间小屋子是用来干什么的?里面有这么多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还有一个大型机器。”最近,来来往往的市民对体育弄新出现的一间小屋子感到好奇。其实,这个不到40平方米的“垃圾分类清洁屋”是垃圾桶的“中转站”,里面设置了一台全自动垃圾桶清洗机。

  “这种全自动垃圾桶清洗机有3种清洗模式,分别是普通清洗、浸泡清洗和加热清洗模式。其中,普通清洗模式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清洗一个垃圾桶只需要一分钟左右;对比较难清洗的餐厨垃圾桶等,选择加热清洗模式。”市环境卫生管理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倪哲逸告诉记者,设置“垃圾分类清洁屋”是垃圾分类整片区推进“燎原计划”中的一部分,考虑到南园路上部分无物业小区道路狭窄、垃圾收运及垃圾桶清洗不便等实情,城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商建了这样的“垃圾分类清洁屋”。不仅如此,该片区还同时设置了另外3个功能不尽相同的“垃圾分类清洁屋”。在我市老城区开展“三定一督”垃圾分类的125个小区中有58个小区是无物业小区,城管部门将在这些无物业的小区中按片区因地制宜设置“垃圾分类清洁屋”。

  随着垃圾分类的力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垃圾分类“新时尚”正在形成。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458个居民小区、136家机关单位、110所学校等公众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7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458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全部开展“三定一督”四分类模式,覆盖率达100%,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厨余垃圾实现全量资源化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的全面“闭环”。

  二维码门牌

  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平安祥和是“幸福太仓”的底色。智慧城市“双网”融合工程被列为今年政府实事工程,今年6月,城区首批二维码门牌登陆东仓路;今年9月,全市二维码门牌的换装全部完成,共计约40万块。二维码门牌,就是在门牌上嵌入二维码编码,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动识读、接入应用。新换发的二维码门牌除了具备门牌的基础作用外,还被赋予了更多内容,用手机扫门牌上的二维码,可以查看房屋地图、辖区民警信息等,可实现外来人口暂住登记、车管服务、出入境服务等功能。不仅如此,二维码门牌的相关功能还在不断丰富拓展中,今后市民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完成生活所需的大小事件。

  二维码门牌,不仅是便民服务平台,更是实现智慧城市“双网”融合的重要载体,将成为城市管理的智能平台。原来,门牌上的二维码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权威性、稳定性,可作为“根信息”提供给不同用户、不同平台获取关联信息、开展关联应用。比如,普通群众扫码进入的是公共服务平台,能查看对应地址的公共服务信息;辖区民警扫码进入的是公安系统内部平台,依照职能查询更多信息、办理更多业务。未来,综治、城管、电力、水利等不同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基层组织,均可通过二维码开展各自的应用,可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智能互联,将社会综合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照明工程

  让城市夜景美起来

  今年,我市持续推进照明工程建设,对G15高速公路出入口、S339出入口匝道、沙溪出入口匝道等地的路灯进行改造,拆除原有路灯后重新安装,为城市出入口添光加彩。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完成了昆太路、南园西路等道路路灯的改造,对太平路、跨新浏河三座大桥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并积极推广单灯控制系统,利用数字照明管理平台实现统一启闭、智慧控制,还对17条县级以上道路路灯实施LED合同能源改造,相较改造前每年可节约电费7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时事新闻
   第03版:校园新闻
   第04版:小记者
   第05版:小记者
   第06版:小荷园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墨妙亭
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把实事工程办得更好更实
向随军家属发放自谋职业金
企业开办“七件事”半天搞定
德育案例获教育部推荐
“双十二” 促销升温
太仓日报时政要闻01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20-12-05 2 2020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