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更多企业向“新”进军 “太仓智造”高歌猛进向未来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本地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市智改数转网联标杆创建成效明显。今年,我市获评江苏省智能制造车间26个,创历史新高。
创新驱动 产品提“质”
“为了满足客户期望,我们会不惜提高研发成本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苏州鸿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总监黄三荣向记者介绍,“每年,我们都会将总营业额的4%~5%作为研发资金,加大科技创新。”此外,鸿安还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高效有序的研发创新和前瞻性的视野,让鸿安在洁净工厂智能搬运系统领域积累了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截至11月30日,鸿安及其子公司获得超2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7件。目前,鸿安为盒马鲜生、大润发的600余家门店提供产品及服务,并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服装烟草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鸿安仅是“太仓智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实施各级智能诊断项目776个,把科技创新放在“C位”,推进智改数转项目2920个,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截至10月,我市共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家。瑞高新材料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德国品质” 榜样力量
托克斯成立于1993年,是德国托克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第二家落户太仓的德资企业。“目前,企业绝大部分订单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托克斯中国区销售总监卢炳强表示,“这一方面是我们德企依靠过硬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产业上下游合作中的相互带动作用。”
在太仓,一条马路就集聚了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种良好的生态圈让我们能够健康稳健地发展。”卢炳强介绍道,“30多年来,通过融合德国企业的精密严谨和太仓制造的创新活力,在交流互动中,我们也与本土企业实现了共同成长。”
产业配套、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育……超过600家太仓本土企业与德国企业携手并进,正开展多领域的合作。依托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德国品质”,托克斯冲压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德企也在加快技术输出,为“太仓智造”赋能加码。
“太仓智造” 扬帆出海
与全球产业链接轨,越来越多的“太仓智造”正加速扬帆出海。
“我们的设备,已占据全球60%的市场,出口至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周飞燕说,随着海外订单量水涨船高,奥智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8月份,预计明年整体营收将增长30%。
像奥智一样,以润邦、扬子三井等为代表的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在深耕海外市场。目前,我市高端装备方面,涵盖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集聚产业链企业超2000家,2023年规上产值超1300亿元,获评国家级汽车产业关键核心零部件基地。
我市将进一步深耕“人工智能+”新赛道,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和行业应用生态,打造AI赋能下的新质生产力,重点推广20个制造业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应用场景,推出10个人工智能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培育5个制造业行业模型,为企业“人工智能+”转型提供“太仓样板”。(记者 宋沐恩)
新闻中心
更多-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