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小临工程 安全生产短板
近日,市住建局开展了小临工程监管系统运用培训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既涉及监管系统操作,又涵盖特种作业、脚手架、临时用电等安全生产技术,是提升小临工程安全生产水平的又一项举措。
小型临时建设工程既包括投资额少、建筑面积小的,依法可不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也包括小散零星工程、委外作业、农民自建房等工程。这样的工程体量小,关注度低,且因依法可不办理施工许可证,因此曾长期游离在安全生产监管之外,成为各地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短板。
近两年,我市高度重视小临工程的安全监管,明确了“行业指导、属地负责、网格监管”的工作原则,并依托12345综治系统建立了小临工程监管系统,这块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短板正在补上。但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提升小临工程安全水平尤其如此。
提升小临工程安全水平,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和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小临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临工程虽然个体的体量小,但总体的数量很大,一旦属地、部门监管缺失,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放松,即使这个项目不发生事故,也难保那个工程一直安全,只有把所有的安全监管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小临工程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提升小临工程安全水平,还要进一步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合力。小临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属地,因此我市明确了“行业指导、属地负责、网格监管”的工作原则。有了这一原则,还需要部门、属地各尽其责,并密切配合、互相补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织就严密的隐患排查网,构筑起安全事故防范机制。
提升小临工程安全水平,更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探索。小临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我市依托12345综治系统探索建立了小临工程监管系统,通过建设单位申报、属地网格巡查、职能部门指导、项目信息共享等方式落实小临工程监管,让安全生产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抓手。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创新,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并以此推动工作。(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