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的落地为太仓提升城市能级、带动产业创新转型、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城市与高校共生共兴共荣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4-10-29

  高校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殿堂,更是推动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引擎。凭借独特的定位和服务于地方发展的理念,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以“未来大学”的概念,成为我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书写着更多关于教育改变未来的精彩故事。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群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构建未来。坐落在“未来之城”——娄江新城核心区域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圆了诸多太仓学子在“家门口”上大学的美好心愿。

  “在‘家门口’上学,就一个字,爽!”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学生梁振东介绍,他就读于该校的智能制造专业,太仓是著名的“德企之乡”,对于智能制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让他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将实现“学、研、训、创、产”的深度融合,通过“1+3+X”培养路径,在四年融合式教育模式本科学制的基础上,提供多种模式(X)的海外交流机会。

  在这里,理想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目标。从求知若渴的学子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刘晨光曾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太仓校区任教。作为智能机器人学院助理教授的他,时常鼓励学生迸发更多的灵感、产生更多的创意,也会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创新创业方面的支持,“让学生未来有机会可以做出一系列产品,孵化出好的项目”。

  向“新”而生,向“高”而行。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在继续深化和完善已有的国际化专业精英的培养模式基础上,以融合式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化行业精英。

  “所有专业的设置,都是围绕太仓地区以及苏州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设定的。除此之外,太仓校区的教育理念是融合式教育,我们希望从产业端引进一些新想法,根据产业端的一些实际需求来引导我们的教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商务拓展总监刘佳介绍,学校与企业共建课程、实验室,引导学生深度进入企业端,进行融合式项目的实践,同时邀请企业进入西浦生态圈,进行资源链接,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模式。

  近年来,我市优质高效服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加强校地企互联互通,发挥西工大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专业设置与产业高度匹配优势,聚焦新型工业化和“3+3”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太仓的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更为广阔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记者手记

  两所大学的成功落地,找准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突破口,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选择来太学习发展,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未来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在这里,理想既可触及远方,也能温暖故乡。(记者  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