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代表在古今“穿行”间“读城”——“南京,是一本浪漫的书”
触摸一块块城砖,读懂南京明城墙厚重的历史;参观一家企业,感受南京创新创业的脉搏……11月18日,来宁参加2025“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国际青年代表们步履不停,读城南京,于历史和现代间“穿行”,用脚步丈量南京,用镜头记录南京,感受“六朝古都”的古今交融。
“南京,是一本浪漫的书”
午后的南京,暖阳为古城墙镀上一层柔光,青年代表们踏入南京城墙博物馆。
看着展柜里的城砖,菲律宾青年保罗·约翰·埃尔南德斯惊叹:“这些城砖非常壮观,它们是帮助我们探索过去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时,他头上的帽子格外引人注目。他告诉记者,这是菲律宾的一种传统,“我戴上它,就说明这份传统至今仍有价值,它就活过来了,所以,我们应该多来参观博物馆这类地方,因为只有回顾过去才能够更好地前进,这正是我来到南京的意义所在。”
砖石无言,文脉有声。乌兹别克斯坦姑娘杜尔多纳博努·阿卜杜穆塔洛娃沉醉于砖石肌理间的南京历史。“博物馆把我们带回不同时代,告诉我们在古代中国不同王朝如何治理国家,信息量太大了。”她笑着补充,南京的友好氛围和美味菜肴,让这座古城更显亲切。
移步中华门瓮城,秦淮河畔的微风拂过城墙砖缝,远处大报恩塔在斜阳下泛着温润光泽。
加纳青年佩珀蒂·库乔站在城墙上,望着脚下的千年古都感慨:“站在这里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之前城墙用来防御敌人,现在我看市民游客在上面散步,这种转变已经足够吸引人。”她直言要把这里推荐给所有朋友。当被问及对南京的印象,她给出了浪漫的比喻:“如果南京是一本书,那它一定是本浪漫的书。它让我们与过去沟通,看到城市的经历与人民的奋斗。”
“如果有机会希望来南京工作”
“如果有机会,真希望我可以到南京来工作!”参观完南京阿里中心(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不少国际青年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乌奈萨·梅什凯特·瑞吉米和卡洛斯·安德烈斯·奥利维拉·卡瓦列罗分别来自阿尔及利亚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但两人都表示,在国内就已经听说过中国的企业阿里巴巴。
两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已经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了解过阿里巴巴,也知道中国人有着非常丰富、便捷的网购体验,“我们国家没有这样方便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点非常令人羡慕。”乌奈萨·梅什凯特·瑞吉米说。
古今交融是青年代表们对南京的共同感受。
“我们刚参观了城墙,它让我知道了南京有多么厚重的历史,现在又来到了阿里巴巴,一进门我就感受到了很大的能量,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更看到了中国蓬勃的发展速度。”站在落地窗前,卡洛斯·安德烈斯·奥利维拉·卡瓦列罗指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他表示,在这里他看到了南京都市化、现代化的一面,对于他来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非常希望可以到南京工作,生活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完全被南京吸引住了”
晚上,青年代表们来到金陵小城。沿着幽静的林间小路穿行至尽头,只觉豁然开朗,眼前是颇为广阔的湖面,淡雅的灯光勾勒出湖岸、林木与远处楼阁的轮廓,顿时赞叹声不绝于耳。
在美轮美奂的亭台水榭间,轻柔的国风音乐响起,身着古装的演员们翩翩起舞,灯光映衬下,整个场面如诗如画,瞬间点燃了众多青年对中国文化的热情。
“我深感震撼!所有这些表演,实在是太美、太惊人了,仿佛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新世界。”保罗·约翰·埃尔南德斯表示,已经完全被南京吸引住了,在这里的两天,他感觉自己的心都被填满了,迫不及待想要见识更多有趣新鲜的东西。
斯洛伐克青年伊赫纳托娃·伊凡娜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进入中国后到访的第一个城市竟然就是南京。
伊赫纳托娃·伊凡娜说,她在南京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对这座城市印象极为深刻,“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也有非常摩登时尚的产业园区,一天之内体验到了这些,真是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