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紧燃气“安全阀” “3+3”
随着城镇燃气的不断发展和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用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我市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方位管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铁腕执法+铁面问责,坚决打击违法行为
在燃气安全事故中,违法违规行为始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提升燃气本质安全,市安委办牵头相关部门以“铁腕执法+铁面问责”的方式,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类燃气违法违规行为。
日前,市住建局接到线索称,某商城3栋107室是“三合一”场所,存在违规使用液化气现象。经执法人员现场核实,某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供气的场所存在安全隐患,违法使用液化气,涉嫌违反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市住建局立即对这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同样,市市场监管局接市燃气办线索移送称,某燃气公司存在涉嫌超范围充装丙烷气体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经过现场核实,发现该企业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从事丙烷充装,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市市场监管局随即对这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今年以来,市综指中心共移交违规使用燃气线索81条,市相关部门针对液化气公司立案24起,针对充装单位立案2起。同时,我市持续开展社会面安全宣传,对违法行为予以曝光,达到“执法一起,警示一片”的效果。
源头管控+末端治理,全方位守护燃气安全
市安委办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燃气储存、充装、配送、使用全过程节点管控,对燃气安全责任落实实施清单化管理、源头化管控,不断压实燃气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市安委办统筹部署下,“太仓市331领域违规使用瓶装燃气联管联处长效机制”初见雏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联动指挥平台,推进全流程管控。
全市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平行推进隐患整改,真正实现了巡查上报、流转处置、审核结案处置闭环。目前,先由网格员巡查、相关部门检查、群众举报,随后,市联动平台将上报隐患流转派遣,再由市住建局对涉及违法单位及个人依法受理案件并开展调查处理,对涉及违规充装、“黑气瓶”等违法行为移交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积分管理+立体宣传,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加强经营企业对于配送人员、配送车辆的监管,保障瓶装燃气配送安全,市安委办牵头相关部门制定了《太仓市瓶装燃气配送管理记分制度》。根据规定,将年度记分达到12分的配送人员列入“黑名单”并全市公示,取消其瓶装燃气配送服务资格,5年内不得从事瓶装燃气配送工作。
在市安委办统筹指挥下,相关部门积极督促全市瓶装燃气企业开展随瓶安全用气提醒工作,要求每瓶液化气钢瓶在充装后随瓶粘贴安全告知标贴,标注重要安全信息,提升用户的安全用气意识。
同时,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面安全使用燃气的宣传,开展以案示警教育;通过微信端对全市居民推送视频短片,通过短信对用户进行提醒,不断推进燃气安全入脑入心。(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