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历史主动”这个关键词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9-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始终坚持大历史观,注重汲取历史智慧,丰富和拓展历史视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书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对于坚定历史自信的深邃思考,表现出对历史伟业的使命担当,体现了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本卷的第一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录了四篇重要文献,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高度概括了党的初心使命,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作出了新的论断,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

  “两个创造”助推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铿锵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概括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如果说“两个奇迹”的立足点在经济社会层面,那么“两个创造”则从发展道路和文明形态的高度揭示出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之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指路径、方式的不同,也指方向、结果的不同,强化了现代化问题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从而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十条经验”指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出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分别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同时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越是面对挑战,我们越是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将“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第四卷的第一专题,这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坚定清醒和政治自觉。

  “两个结合”擘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结合”写入党的历史决议。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命题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新时代党的理论认识的升华,对于加深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是时代的先声,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准确把握“两个结合”,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诠释提升,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淬炼下迸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崭新境界。

  读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我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