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在“疫”线 护佑安康
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昼夜在岗、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筑起了护佑生命的有力屏障,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让全市人民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可敬可畏和温暖可靠,更坚定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
温柔“大白”被居民群赞
近日,在人杰景典小区,一位核酸采样的“大白”被群赞。这位“大白”是市一院ICU主管护师薛情,当天早上6时不到,她就到岗了,一直采样到中午11时,完成了600多人次的采样量。
出于感谢,居民自发写了一封电子感谢信。信中写道,核酸采样完之后,小区业主群也“炸”了,纷纷表扬她、称赞她,“对那些行动不便的人,她会主动起身走到他们身边去操作;对小朋友,她一边安抚着一边俯下身为他们采样;对老年人,她会指导他们如何张开嘴巴便于配合采样……对每一位居民都是如此有耐心。感谢‘薛大白’对我们小区居民的温柔以待,更感谢更多的‘薛情’们为太仓居民的辛苦付出。”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言语上给予了一点温暖,没想到居民们这么热情,说实话挺感动的。”薛情表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将继续尽职尽责,守护百姓安康。
身体心理同关怀
“孙大爷,您的胰岛素和注射器已放入冰箱冷藏,请放宽心,我们会定时给您带上来注射的……”在健康驿站3号楼的隔离房门口,穿着全套防护服的朱慧宽慰着住1001室的72岁患有糖尿病的隔离人员。
“隔离人员有老人、儿童,也有慢性病人、孕妇,我们都要格外留意,每天电话询问身体状况,必要时还需要当面问诊。”朱慧说。
朱慧是市妇计中心的一名医护,自健康驿站3号楼(非入境人员)隔离点启用以来,包括朱慧在内的“娄城健康先锋”健康驿站行动支部党员就一直驻扎在点位上,至今已半月有余。核酸采样、测量体温、日常询问、心理疏导、基础诊疗、用药指导、突发情况联系120……由于隔离人员都是分批陆续到达隔离点,所以他们24小时在岗。
驻扎在隔离点,作为专业人员,卫健系统工作人员不仅要照顾好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隔离在1402房间的严阿姨睡眠不佳,夜里整晚坐在床上,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李茜经常和她交流聊天,李茜说:“护理人员要做的不仅是医疗上的照护,还有温情的关怀和鼓励,帮助隔离人员摆脱心理阴影,这是护理工作重要的意义。”
拼尽全力做好工作
“刚启用时,我们整个团队忙了整整两天两夜。”沙溪人民医院血透室护士长严芳芳说。在沙溪人民医院血透室里,一群身穿防护服的身影总在奔忙。
“尿毒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肾功能衰竭,为了维持生命,每周必须进行2到3次透析治疗。如果不治疗,他们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严芳芳告诉记者,作为护士长,她不仅要参与护理过程,还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排班和物资保障等工作,近20天来,她和她的团队都在闭环管理酒店和医院之间两点一线开展工作。
每天清晨6时多,在第一批病人到来之前,严芳芳和同事们就开始进行治疗前准备,开机、检查、安装管路、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患者到达后逐一上机,他们就在病人血透时不停来回巡视。大约4个多小时后,第一批病人下机,他们对机器消毒处理、进行环境消杀后,又开始重复上述操作。
据了解,按照防控要求,来院的尿毒症患者实行分区管理,避免院感事件发生。4月1日以来,沙溪人民医院共接收了67个黄码和管控区尿毒症患者,进行了228人次血透治疗。(记者 王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