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网联”实践屡获国家级认可 打造数实融合“太仓样本”
近日,2025年国家级5G工厂名录公示结束,位于我市的苏州市共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车规电子通信产品5G工厂”和太仓武港码头有限公司建设的“武港码头5G工厂”成功入选,为“太仓智造”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苏州市共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域及智能座舱域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以5G专网作为核心支撑底座,依托中国移动先进的5G网络切片、MEC等前沿技术,共进汽车打造的车规电子通信产品5G工厂构建起具备高可靠、低延时、广连接特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我们的生产车间内全部部署5G,它主要解决了生产楼栋周边由WIFI测试带来的信号干扰,避免了网络丢包的情况产生,保障了我们生产环节设备互联互通、生产数据全面采集以及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共进集团基础运维部部门经理雷智虎介绍。
本次同样获评“国字号”的武港码头5G工厂则属于水上运输行业。作为长江沿线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太仓武港码头借助5G物联网技术,实现码头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互联,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能耗,年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目前,码头已落地设备远程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等11大5G应用场景,码头转运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太仓样本”。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以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为例,作为太仓“3+3”产业体系的核心板块,其数字化协同生态愈发完善。此次5G工厂落地不是孤例,前不久,舍弗勒、慕贝尔汽车部件、克恩-里伯斯等汽车零部件链上企业跻身江苏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为相关企业打通研发、生产、供应链数据壁垒,以及实现订单快速响应和产品溯源提供了可复制的行业经验。例如,在舍弗勒太仓基地,工厂配套的物流中心部署了自动仓储与检索系统和料箱自动存取系统双轨协同作业平台,实现入库、存储、分拣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三维空间优化算法使仓储密度提升30%。工厂内重载AGV支持多种工艺的自动化上下料过程,优化自动配送路径,运营成本降低7.2%,综合设备效率提升至78%。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离不开政策体系的精准赋能。近年来,太仓“智改数转网联”路径愈发明晰,以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的举措,为企业“愿转、能转、会转”提供坚实支撑。例如,率先出台专项政策《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切实加大惠企助企力度,提高企业智造转型意愿。同时,与赛迪等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实施各级智能诊断项目,为有诊断需求的腰部、尾部企业提供数字化“画像”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已创成灯塔工厂2家,累计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3个、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5个、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个、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应用项目3个,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6家。此外,还有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典型应用企业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多元标杆矩阵彰显太仓“智改数转网联”的扎实成效。
我市将继续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战略部署,落实“智改数转网联新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水平,提高太仓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记者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