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
本报讯(记者 朱晨晨)日前,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4月20日起,江苏省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3项治理举措全面落地执行,单颗种植牙整体费用降幅近50%。目前,我市共有13家医疗机构参加此次集采。
市民尹女士有两颗牙齿受损,去年了解到牙齿种植费用高昂后,一直未能下决心治疗。得知种植牙费用通过集采大幅下降的消息后,她对种牙的事不再犹豫。“两颗牙全种植的话之前要两万元以上,现在能省一半,终于能和这两颗‘破’牙告别了。”尹女士高兴地说。
记者获悉,口腔种植整体费用由医疗服务费用、种植体系统费用和牙冠耗材费用三类构成。为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能负担的缺牙修复服务,今年1月,国家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价格降至900余元,平均降幅55%。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牙冠为种植牙手术中另一项重要耗材,4月19日,省医保局对首批牙冠挂网结果进行公布,种类均为单牙种植使用的全瓷牙冠产品,1300条产品平均价格350元左右,价格区间在165元至656元,相比此前国内主流市场价格区间降价近一半。
此外,4月1日,苏州市医保局已率先对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费用进行调控,15项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平均降幅24.08%。同时,明确苏州市三级、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单颗种植牙全流程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分别为4300元和3870元。据统计,我市有13家医疗机构参加集采,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家、民营医疗机构11家。
公立医疗机构种植体系统和牙冠耗材按挂网价格“零差率”向患者收费,且必须执行医疗服务费用的政府指导价;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服务价格仍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民营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制定价格,但参加口腔种植耗材集采和主动承诺接受价格调控的民营医疗机构执行全流程价格调控,不能超过3870元的政府指导价。
同时,苏州市医保部门也通过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提供口腔种植服务的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名单、执行价格和联系方式,以及是否参与集采和接受全流程价格调控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下一步,我市医保部门将重点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种植牙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民营医疗机构种植牙收费开展监测,做好信息公开指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