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虞山品茶

  

  

  

  □陆耀明

  

  一天,几个老同学闲聊,同学C说虞山兴福寺的蕈油面很有特色,他相约大家一起去休闲半天,上午喝茶聊天,中午品尝蕈油面。大家欣然赞同。

  虞山就在邻市,开车走高速不到一小时车程,当我们到达望月楼老面馆停车场,时间还不到9点。在面馆前广场茶座连廊下,我们找了张雅静的桌子落座,服务员很快给我们送来了玻璃茶杯,并把两个装满开水的暖瓶放在连廊的“美人靠”上。

  几个同学分别拿出了自带的茶叶,有白茶、铁观音、黄芽和大红袍等,各人按自己喜好选茶、沏茶。我喝茶从不讲究,但看到黄芽茶甚觉好奇,就沏上了一杯。透过玻璃杯,只见鹅黄色的茶叶在开水中慢慢翻滚、徐徐舒展,不一会儿,茶汤就变成了透明的嫩黄色。闻一下,香气氲氤沁人心脾;呷一口,茶汤温润齿颊生津。这时,同学Z又摸出一包“多味花生”请大家品尝,并说这是她自己加工的。

  阳光透过高大的香樟和板栗树冠,在地面投下了形状不一的点点光影,清风徐徐,空气中浮动着淡淡幽香。我们这些“奔七”的同学,难得放下各自的琐事,坐在一起细细品茶,叙说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享受着悠闲时光。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我们,高中毕业后,农村户口的同学都回乡务农了,城镇户口的同学则在家等待着插队或插场。那时,我们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却也少了人生的许多选择。好在其后的数十年里,大家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如今,大家都迈过了退休的年龄,步入了人生的晚秋。看着同学们头上的丝丝白发,我一边努力回忆着大家读书时的青涩模样,一边端详着他们脸上的每一道皱纹,这里仿佛刻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同学C与我是初中的同班同学,读高中后我俩又是同班,因我个子比他高一点,所以我一直视他为小弟。退休那年发现,我俩虽是同庚,但出生月份他比我要大,我这才改口恭敬地称他为“C兄”。C兄高中毕业后先随母亲一起在生产队劳动,后来招工进了县汽运公司下属的汽修厂工作,每天一身油污地跟榔头、扳手打交道。勤奋和汗水给聪慧的他以丰厚的回报,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凡经他手修理的发动机,一点火就能正常运转,于是他得了个“C一发”的雅号。“C一发”为人直爽、性格开朗、工作敬业,后来一直工作在安全生产一线,退休那年他已是满头白发。

  同学Z是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至今记得她写在我们数学作业本上工整的序号,“细心”大概是数学课代表的基本素质吧!高中毕业后,她先是插队到县渔苗场劳动,几年后回城进了工艺美术厂,后又调到卫生系统一直工作到退休。同学Z心细、手巧、悟性高,她不光“多味花生”做得好,还拍得一手好照片,画得一手好油画。在我们同学微信群里,对她的作品大家有两句调侃——“画如照片”“照片如画”!

  同学S原来比我们低一个年级,后来经过两次学制改革,到读高中时我们就成了同班同学,但他的年龄比班上其他同学小1~3岁,因此,他是我们同班同学中最后一个退休的人。同学S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他拜师学艺做起了木工。在后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他勤勉地在一家公司打理,经数十年打拼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与大家不同的是,他退休后还在公司帮着打理,“辛苦并快乐着”!

  其实,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时,我抓起一粒多味花生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味蕾顿时充盈着咸、甜、麻、辣、香的滋味。“偷得浮生半日闲”,在两鬓染霜的人生晚秋,我们能开着导航、驾着小车,聚在一起品茶品人生,就是一种恬淡的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落魄才子的“岁寒三友”
虞山品茶
石痴
钉鞋
七律·春天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虞山品茶 2023-02-10 2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