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华
>>>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浮桥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对标对表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个方面,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新闻点击】茜泾村和方桥村区域近4000亩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田间的水稻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是重要基础。近年来,浮桥镇下大力气,全面改造完善农业安全生产设施,新建高标准农田6300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余亩。
粮食烘干中心既是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颗粒归仓的重要设施。近年来,浮桥镇先后建成了浪港、绿化、杨林三个烘干中心,日烘干粮食近400吨,基本实现了全镇粮食机械化烘干全覆盖。
【全景纵深】稳产保供基础不断巩固。今年以来,浮桥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袋子”紧紧抓在手中。该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 3.71万亩,亩均单产337公斤;水稻计划种植面积4.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创5年内新高。6000余亩耕地轮作休耕项目完成验收,比往年增长约2000亩,增长率达50%。做好统一供种工作,完成水稻良种供种159.85吨,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供种率达100%。
农业设施建设快马加鞭。开展七丫口和牌楼社区补划高标准农田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截至目前,七丫口800亩高标准农田已完成设计规划,进入施工阶段;牌楼高标准农田完成项目立项,计划建设面积550亩。完成2021年方桥片、七丫片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评估工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下拨市级补助资金67万元至各村(社区),促进各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实施绿化村、方桥村“苏州市耕地质量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推广使用水稻缓释肥新技术,发放水稻缓释肥322.05吨。
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强化。推进实施全程全面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新增穴播机、插秧机等农机6台。落实机械化种植面积3.66万亩,其中机插水稻面积2.01万亩,机穴直播1.65万亩。完成太仓市每月5个批次、省级每季度4个批次收贮运等风险监测抽样任务,开展镇级监管站种植业胶体金免疫快检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基层风险问题发现能力。
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手抓”。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蔬菜保供工作,定期统计菜农日供能力及产能对接市场,发放菜农通行证108张,保障蔬菜市场供应,有效缓解卖菜难、买菜贵现象。积极做好农业保供,审核发放“苏货码”148张,涉及畜牧、水产、种植等方面。做好夏收夏种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保障工作,引进跨区收割机120台,全力保障浮桥农业稳定生产。
持续深化治理
打造生态和谐美丽乡村
【新闻点击】“露天种植、自然成熟的西红柿酸酸甜甜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辣椒,吃起来就是不一样……”说起自己家的“美丽菜园”,方桥村一位村民颇为骄傲地说。这些都是自己家菜园里的菜,不仅解决了全家人的吃菜问题,还可以“支援”城区的亲戚朋友。
像这样既实用又美观的菜园,在当地还有很多。浮桥镇结合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和“美丽庭院”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动群众参与,利用农户宅前屋后和农房整治后的闲置地块,打造“高颜值”幸福小菜园,有的还配了花卉、草坪和一些景观小品,看上去更像个小游园。
【全景纵深】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浮桥镇先后开展了“啄木鸟+显微镜”行动、净美家园迎新春活动、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四清一治一改”,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清理河塘沟渠、清理农业废弃物,提升村庄环境。以“娄城人居随手拍”小程序为抓手,督促各村社区常态化自我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累计发现人居环境问题1203处,整改问题1203处,整改完成率100%。
美丽乡村持续深化。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和品质提升,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打造一批特色康居乡村,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做好老闸社区介泾村落、浪港村太湖村落特色康居乡村验收工作。培育一个特色康居乡村示范区,以方家桥古村落为核心,辐射三市村、老闸社区、绿化村,共计20个自然村落,涉及农户数1629户,形成“浮桥镇古村落农旅融合片”的特色康居示范区。
深化农村改革
拓展村级经济发展空间
【新闻点击】55岁的汪利民是土生土长的太仓人,半辈子都在和农产品打交道。“我以前一直在村里种地,2013年,申请注册了谷果家庭农场,后来又创办了明龙果蔬专业合作社,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老汪说,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会种地,更要懂技术、会经营,收入自然也高。2021年,他种了220多亩地,各种农作物总产值突破100万元,亩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一年种地收入达20多万元。
“我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敢想敢干上。”老汪说,自己只有初中毕业,也玩起了抖音,拍农业生产短视频;做起了微商,在线上卖农产品。
在浮桥,像老汪这样得益于新型农业发展、收入逐年增长的村民还有不少。
【全景纵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浮桥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巩固提升“合作农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开展“家庭农场随手记”APP操作使用培训,引导家庭农场将家庭经营与家庭生活独立核算,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水平。2022年,申报太仓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5家、苏州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规范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排摸异常运作合作社,列入异常名录,清理注销无运营合作社。
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稳步推动土地流转,截至6月底,本年度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7.76亩,累计土地流转面积7.26万亩,流转率达92.86%。开展2021年度合作农场自主经营水稻奖补复核工作,申请补贴面积3.19万亩。持续做好港区征地结息工作,2021年度新增征地面积58.95亩,申请并发放港区征地结息1273万元,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增收。持续做好股份合作社利益分配,落实2021年股份合作社分红306.59万元,同比增长9%,惠及8.7万余人。
“三资”监管全面加强。完成年初各村预算录入工作,严格把关村级资金支出。严格落实《浮桥镇集体资产管理方案》,规范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苏州市级产权交易平台累计成交156笔,成交金额10357万元。抓好阳光村务监管平台建设,公开扩面提质,平台累计登录6149次,六大模块累计发布信息3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