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22第二届太仓高新区德国中小企业论坛举行
~~~手艺人朱玉良希望年轻人了解老一辈艰苦朴素的生活
~~~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启动
~~~
~~~太i才·金融助才宣讲会暨“BEGI·N”金融沙龙举行
~~~有效遏制了燃气事故的发生
~~~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打草鞋收入“农匠学堂”
手艺人朱玉良希望年轻人了解老一辈艰苦朴素的生活

  

  

  

  

  

  

  □本报记者  张瑜  文/图

  

  草鞋,很多人也许听过,但没有见过,或者只在博物馆中见过。红军脚穿草鞋,跋山涉水过草地,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老一辈农民穿着草鞋,耕作种地,为一日三餐辛勤付出……时过境迁,草鞋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璜泾镇新明村的老人朱玉良仍坚守着这门手艺。

  

  ●朴素工艺凝聚着智慧结晶

  

  

  草鞋的原料只有一种——稻草。制作工具也不复杂,一张长条凳,一个可以固定草绳的木质排钩,以及一根与之匹配的腰带。朴素的草鞋看似简单,但选草、搓条、捻平、挽圈、编织、丈量等十余道工序,缺一不可。

  别看朱玉良已年近90,可打草鞋时,双手灵活,动作麻利,三两下几根草绳就搓好了。接下来便开始编织。只见他将木钩固定在凳子的一端,用搓好的草绳挽出两个圈圈,再将绳子往腰带上一系,便骑坐在长凳上,双手灵活翻转地编织起来。“脚有宽窄,一排木钩就是用于调节宽度的。”朱玉良一边编织一边介绍,什么时候放宽,什么时候收窄,他都了然于心,长长的草绳在他指间跳跃,很快鞋底就打好了。“再用草绳在鞋底上打几个绳扣,方便穿时固定。”朱玉良说,纯稻草打的草鞋是粗糙磨脚的,那时候讲究的会在上面蒙块布,穿着舒适些。草鞋几乎没有成本,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帮助农民避免双脚在田地里割伤划伤,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摸着有上百年历史的打草鞋工具,朱玉良感慨,年轻时无数双草鞋帮他养活了一家老小。

  ●一双草鞋承载了吃苦耐劳精神

  与其说打草鞋是一门手艺,不如说是时代的印记。如今,草鞋虽已淡出百姓日常生活,但曾是朱玉良一年四季下地干活不可或缺的物品。“草鞋结实、不怕泥水,坏就换,不心疼,庄稼人可少不了。”朱玉良说,那时若是在田里干重体力活,大约1个月就要换一双。朱玉良自小跟着爷爷打草鞋,那时爷爷负责编织,他帮助搓草绳,不到10岁就独立完成了一双草鞋。“农闲时,还会自己打了草鞋到集市上去卖。”朱玉良说,草鞋几乎见证了自己当年的生活。如今,朱玉良闲下来还会打打草鞋,希望让年轻人了解老一辈艰苦朴素的生活。

  草鞋既是老一辈优秀传统的展现,更是红色文化的象征和红色教育的重要物证。有句歌词唱得好:“打双草鞋送红军,南征北战打胜仗。”新明村将朱玉良的手打草鞋收入农匠学堂展示馆,希望通过手工编织的草鞋,展示太仓农村传统生活风貌,唤起人们对那段红色历史的追忆和缅怀,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创新
   第04版:周刊·金融
推动对德合作持续深化
手打草鞋收入“农匠学堂”
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赶订单
引导金融“活水”注入科创
浏河:整改常青集贸市场燃气安全隐患
璜泾镇污水改造施工通告
太仓日报要闻·综合02手打草鞋收入“农匠学堂” 2022-07-18 2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