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时政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调研我市长江大保护工作时强调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太~~~
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
奕瑞影像项目~~~
~~~——太仓深耕德国“双元制”教育20年系列报道之二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元制”人才抢手的背后
——太仓深耕德国“双元制”教育20年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周斌  薛海荣

  

  临近岁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制学院(筹)院长韩树明接到不少企业电话,希望其在2022年的毕业生中,能为对方企业争取一两个名额。面对这些需求,韩树明也很无奈,因为毕业生实在太抢手,尚未毕业,基本已经“抢购一空”。

  相比于有的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太仓的“双元制”人才十分抢手。这究竟为何?原因还得从“双元制”的育人模式说起。

  ■太仓的“双元制”教育,成了职教领域的一种“太仓现象”

  “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都进入了德企工作,很多成了独当一面的骨干。有位学生已经是一家德企的部门负责人,年薪达50万元,可比我们高多了。”韩树明指着墙上的一块展板,非常自豪地介绍起来。

  “双元制”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托运行机制实现校企“质”的融合,依托培训平台实现校企“物”的融合,依托双元模式促进校企“人”的融合,最终建构起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联合体”。

  在健雄学院,学生在大一期间,按双向选择原则,成立中德双元培养班,学生与心仪的德资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实行校企协同培养。学生被企业选为学徒,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根据企业技术标准和生产标准,开发学习领域和模块化课程,企业技术培训师和学校培训师、专任教师组成稳定的培训团队,将企业生产新工艺、新技术、质量管理和精益化生产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对学徒进行职业技术资格认证。

  韩树明告诉记者,通过引入德国职业工种资格标准和认证规程,实施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健雄学院形成了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元制”本土化模式。正如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姜大源所说:“太仓的‘双元制’教育不仅形成了一种模式,更是一种职业教育领域的‘太仓现象’。”

  这些年来,健雄学院通过“太仓模式”培养了2000多名毕业生。今年,学院对中德“双元制”培训班毕业生进行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从事技术工作的占比约为59.96%,从事管理工作的约有11.4%。毕业生在毕业6 年之后,主要职位相应升迁到高级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等岗位。

  ■“双元制”培养出的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的学徒培训中心,记者看到十几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正在学习钳工技术。(下转第6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观点
   第05版:周刊·收藏
   第06版:新闻·时事
   第07版:广告·公益
   第08版:市场·消费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督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东水质净化厂 建设正酣
获16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资助
“双元制”人才抢手的背后
太仓日报时政要闻01“双元制”人才抢手的背后 2021-12-16 2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