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45年的亲情回来了
8月27日上午,上海的吴先生(化名)在妻子陪同下早早赶到我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此时,太仓的赵阿姨也急匆匆地赶往派出所。没人知道,这对亲生母子竟阴差阳错分离了45年,最终,在我市警方的努力下,吴先生和赵阿姨重逢相认。
身世之谜
2019年,吴先生的养母因病去世,弥留之际,告诉他是通过一个朋友从江苏太仓抱养他的。“我家就我一个孩子,从小父母就很疼爱我,我从没想过自己是被抱养的。”吴先生表示,知道身世后很震惊,一时间不敢相信。
慢慢地,吴先生明白,正是养母深爱他,才在离世前告知真相。一开始,吴先生对于是否要寻找亲生母亲一直很犹豫,养母去世前给的信息很少,他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直到今年4月,吴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上海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帮助下,查到了自己的出生证明。因年代久远,出生证明上亲生母亲的名字已模糊不清,隐约看出是“赵妹娟”三个字,好在出生地还清晰地写着“太仓县浏河公社东海大队”。
受疫情影响,吴先生无法亲自前来太仓,便将信息告诉了太仓的朋友李女士,并委托她帮忙寻找亲生母亲。
一波三折
5月,我市公安局人口大队接到了寻亲求助。当时的浏河公社早已不复存在,从地址入手开展查询已不可能,人口大队民警黄勤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名字信息,共找到三位符合年龄条件叫“赵妹娟”的人,并将信息下发至各辖区派出所。派出所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得知三位“赵妹娟”均没有送走过孩子。
本来,线索在这里就断了,但黄勤没有放弃,她向熟悉浏河户口信息的老民警请教,才得知现在的闸北社区就是当年的东海大队,但是闸北社区里并没有叫“赵妹娟”的人。
黄勤通过多方探寻,从一名辅警那里发现了新线索。这名辅警从父母辈处得知,上世纪70年代村里有位叫“赵梅娟”的曾送走过一个孩子,但她早已搬走。这个“赵梅娟”会不会就是吴先生要寻找的“赵妹娟”?
黄勤马上联系了“赵梅娟”现所在辖区的城西派出所,通过核实,赵梅娟确实有个孩子被抱养至上海,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找这个被抱养的孩子。
8月15日,吴先生和赵阿姨的DNA样本比对检验结果出来,两人确系亲子关系。
赠送锦旗
在认亲仪式上,赵阿姨紧紧握住了失而复得的儿子吴先生的手,好像生怕他再次离开。“当时生活困难,怕养不活孩子,万般无奈才托朋友找了户条件好的人家,将刚出生20天的孩子送走。”说起当时送养的情形,赵阿姨满是心疼和后悔。随着家中生活状况逐渐改善,赵阿姨多次寻找。
“原本希望渺茫我也只想试试,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到了亲生母亲。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吴先生一边感谢民警一边送上了锦旗。
血浓于水,最难割舍是亲情。赵阿姨和吴先生最终相认的美好结局令人欣慰。(记者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