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7月骄阳似火难掩璜泾产业建设热潮。
近年来,璜泾镇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筑牢经济发展“硬支撑”,全力推动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和载体建设,加快从传统化纤加弹名镇向“智造高地”转型跃迁。
在中新智地(太仓)璜泾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部分厂房已有企业入驻并投产。该产业园是苏州市重点项目,由中新智地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莫干(上海)有限公司和璜泾镇下属国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首期占地104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的60%载体分割销售、40%自持运营。“我们既满足企业购买载体稳定发展的需求,也为新兴产业提供‘先租后买’的灵活选择,降低企业前期发展成本。”中新园瑞产业运营中心总经理李雨龙介绍。
区别于传统厂房的“平铺式”布局,园区创新推出“工业上楼”模式,提供1500平方米至12000平方米的独栋或分层智造载体。“楼上厂房的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完全满足多数企业生产需求。”李雨龙透露,园区三四楼租金仅为一楼的一半,显著降低企业成本。
太仓幸祥橡塑有限公司是本土企业,这家为小米、理想、特斯拉等供应汽车橡胶件、泡棉及干燥剂的企业,刚入驻园区不到3个月。“这里不仅提供标准厂房,还可以分层租赁购买,性价比高,同时还是政府园区、国企开发,配套服务更可靠。”企业总经理王景介绍。当前,企业各设备还在陆续转移中,预计10月可全部运至新厂内,今年订单金额可达5000万元。
除了提供厂房,园区“服务生态”全面升级。近期开放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基础物业服务,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正加速建设;生产性服务方面,园区免费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手续办理等全流程服务。
苏州莱斯德智能科技是一家主营清洁设备、环保设备的外贸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正是临近太仓港的物流优势和优质的服务,他们租用了7000余平方米厂房。“这里运输方便,园区还帮我们完成工商变更、规划高新企业申报等,服务很贴心。”企业生产车间主管蔡新宇说,今年企业产能预计可达800~1000万件,明年目标2000~3000万件。
“当前璜泾正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因此我们在招引项目时重点围绕这些产业精准发力,打造以新兴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产业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借此形成产业集聚。”李雨龙告诉记者,目前已有数10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乐丰工贸、博易达复合材料等项目已经投产,部分企业正在装修,预计年底前入驻率将达到70%。下一步将拓展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提供供应链服务,通过集团资源导入订单,牵引企业技术升级,并结合产业投资模块,培育数字产业、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作为传统的民营经济强镇,璜泾正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同时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中新智地、奥芯半导体等项目投运;敏硕精密制造、琳楠智能设备等项目开工建设;世纪智联智能算力中心、汇璜航空航天高性能材料等项目预计年内竣工,将进一步筑牢璜泾高质量发展根基。(记者 缪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