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走“新”更走“心” 数字改革 “云”上办事“不见面”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2-09-08

  “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这是十年前行政审批的状态。如今,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多部门多环节审批变成“不见面”审批;“一站式办结”正向“一网通办”升级。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走实走深,全市1814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149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在市行政审批局办理,实现企业开办“0.5天0费用”常态化、投资建设项目7.5天完成全链审批事项,建成太仓“一网通办”总门户,1451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建成“1+9+157”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99%。

  服务提速

  打造营商环境“硬名片”

  2018年,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从8月16日土地摘牌到9月21日取得施工许可证,整个流程历时36个自然日,实际审批时间16个工作日,在当时跑出项目报建的“太仓新速度”。

  今年,平谦(太仓)现代产业园三期项目于6月23日土地摘牌,6月28日便取得施工许可证,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不断提速的审批效率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实际上,围绕审批项目的提速增效,十年来各项改革措施从未间断,从2002年至2014年,共进行了九轮审批项目提速增效工作,每次80%以上的窗口会被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压缩审批时间,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我市整合政务服务“一办两中心”成立太仓市行政审批局,以“至优政务服务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加足马力促使项目审批再提速、再突破。在全国首创“三线平行”审批,将土地、报建、招投标三条主链,从串联审批改为平行审批,企业凭“模拟工程规划许可证”提前报送审图,凭“审图预受理单”同步推进图审和招投标,为企业至少节约80%的时间。

  如今,我市90%的新设企业开办只需半日,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领取发票、社保开户、公积金开户、医保开户“企业开办七件事”一次签名就能完成。  

   “给儿子入学报名竟然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大女儿当时报名的时候我还排了半天的队,现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上个月,二孩妈妈张女士通过“太仓一网通办平台”推出的“入学一件事”,快速完成了孩子的入学报名。今年入学报名季,我市共有23879名各学龄段新生在线完成入学申报。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数字政务改革,从“一门一站”总入口实现一事一办,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流程重塑、数据共享,紧紧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两个“全生命周期”,在全省率先推出“出生”“入学”“土地出让税费征收及产权证登记”“居民充电桩报装”等19个“一件事”,实现“0材料掌上办”最优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及获得感。

  据了解,“太仓一网通办平台”对接了11个条线业务系统,归集了18类电子证照,177个部门、镇村的230个电子签章投入使用,同时,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营业执照等10类高频证照可直接调用。目前,我市共有145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申办,占比97.4%,实名注册用户达33万人,26项涉企事项全省率先实现“跨区即办”。2021年以来,“太仓一网通办平台”累计访问超370万人次。

  今年,我市“一网通办”数字政务改革获省政府办公厅“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督查激励。

  优化举措

  打造舒心办事体验

  近日,在上海的丁先生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成功办理太仓市浏河镇麦思捷信息咨询服务部的营业执照,全程无需前往太仓,省时省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共有6个政务服务分中心、8个为民服务中心、157个便民服务中心,1418项行政权力事项入驻政务大厅。针对企业群众跨区域异地办事难的痛点,我市推行跨省智能自助服务,实现39项个人事项跨区自助办,长三角区域内企业异地开办全流程“零材料,线上办”。“跨省秒办”体验覆盖面越来越广,实现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收受分离、异地可办、即来即办”。这一项项精准贴心的举措把就近办、同城办落到实处,打通了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太舒心”等政务服务品牌的温度。(记者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