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日益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环保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5-23
  发动社会力量,参加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携手公益组织,走进社区,传播环保理念;从小事做起,宣传低碳出行,倡导健康生活新风尚……近年来,太仓市注重提升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环保理念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发动社会力量
  倡导绿色生活
  身穿荧光马甲,手拿垃圾袋和劳动工具,一边捡拾草丛里的垃圾,一边劝导身边的人不要随地乱扔垃圾。5月14日上午,天镜湖沙滩边,县府街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在民间环保组织的带领下,来到天镜湖开展主题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美化太仓从我做起”的环保行动。
  “捡垃圾,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小小志愿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的陈老师认为,在愉快的体验中,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培养了他们服务社会的爱心。
  民间环保组织从去年开始,已在长江边、菽园、天镜湖开展了4次活动。活动的发起人黄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队伍,关心周边的环境,让太仓变得更加美好。
  成立于2013年的太仓市网上妇联经常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我们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培养了一批家庭低碳环保志愿者,让大家在学习环保知识、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入到环保宣传队伍中,把环保知识分享给更多市民。”网上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活动已经吸引千余人次参与。
  携手公益组织
  传播环保理念
  在两个社区建立“绿色文化传播室”,为三个社区建“微绿墙”,配置废弃软包装做成的休息凳、餐后厨余垃圾发酵堆肥桶等。去年,市环保局与民间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在华盛园社区、县府社区、南园社区等社区实施“建家庭微绿地、造中国美丽城”项目。通过社区环保系列活动,带动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行为有所改变,从而改善居住生态环境。
  项目人人都参与、人人能操作,普及了绿色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方式。通过社区系列大课堂活动,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为社区居民搭建绿色环保活动平台,将社区闲散家庭主妇引入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以“家庭微绿地”为切入点,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实践,促进社区主妇邻里和谐,提高她们各方面能力。项目实施以来,在社区中共开展了21次系列大课堂活动,听课居民累计人数在1260人次,680个家庭参加了“家庭有机芽菜种植活动”。
  “我们在环保理念指导下践行绿色生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环保理念。”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更多的活动,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从小事做起
  健康生活成新风尚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宣传“绿色生活”理念,践行全新的生活方式。
  早上7时多,家住高尔夫湖滨花苑的傅晓燕来到公共自行车站点刷卡取车,一路骑行到单位上班。傅晓燕说,“只要天气晴好,我基本上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既低碳又健康。”
  自去年1月1日运营至今,公共自行车网点已建有106个,投放车辆1500辆,日均办卡数约46张。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天气逐渐热起来,市民骑车热情也日益高涨,4月份租还车有145952次,日均租车量约4865次,最高一天的租用量有6000余次,免费租骑率达98.2%以上。骑公共自行车,践行绿色出行理念,成了一种生活新风尚。
  2013年5月,太仓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将世纪苑、名都花苑、世纪广场、宝龙城市广场、东林佳苑、恒隆世家、君悦豪庭、华源上海城、华侨花园等13个小区作为试点,建成了100多个垃圾分类收集房,对小区里每个家庭的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进,目前各试点小区分类的正确率达75%以上。宝龙城市广场物业保洁主管王惠忠告诉记者,“经过两年时间的宣传普及,目前小区内居民垃圾分类做得很好,以前可能需要保洁人员帮助重新分一下,现在基本上不需要了。”(记者 邢智丰)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