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高标准农田建成全国样板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5-12
零零散散、高低不平的农田,经过整治后将变为“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行”的成片高产田……双凤镇庆丰村330多公顷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快速推进,将于本月20日前后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更为合作农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供条件,为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庆丰村相关负责人说,这片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保守估计,一年稻麦两茬农作物平均每公顷耕地可增产3000千克,可增加收益6000元~700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全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有利于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近年来,太仓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公顷。目前,全市在建高标准农田面积约3300公顷,年内还将开工面积1000公顷,至年底可新建高标准农田1300公顷。
太仓市在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管理、监督审计、项目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经验与做法,受到农业部、省农委的充分肯定。前不久,农业部在京举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管理培训班,太仓作为全国唯一的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在培训班上专题介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做法与成效。太仓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国样板”,供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太仓市扎实推进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项举措。太仓市还将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今年将新增大中型机具100台以上,加快推进农机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工厂化育秧中心3个、粮食烘干中心10个、机库8个;实践推广秸秆堆肥和秸秆食用菌利用等新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
多举措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太仓市现代农业工作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是太仓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太仓市将进一步树立大农业、大生态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与实践,完善东林农场的农牧循环模式,力争5月底建成年产量6万吨的金仓湖秸秆饲料加工厂,并开始试运行;积极启动城厢独娄小海片区的农渔循环模式探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太仓”建设,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0.1个百分点,将重点完成七浦塘、杨林塘、吴塘河绿化工程,提升绿化建管水平。
农业园区是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太仓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市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重点建设生物农业科技平台、健康花卉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和生物农业博士后工作站;打造以华泰昌食用菌为依托的食用菌生产产业链、以安佑(太仓)为依托的乳猪生物饲料产业链。推进农业片区化建设,按照各地种植特色划分农业片区,重点推进双凤新湖片区、浮桥杨林片区、浏河设施农业片区规划;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出具有太仓特色的农业休闲游,打造以市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各镇村休闲农业景点为组成的休闲观光旅游线路1至2条。
今年,太仓市粮食生产在保持总体稳定基础上,将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增效创建,重点建设9个粮食高产示范方和市现代水稻产业园,做好3镇10个农场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新建江苏首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标准园,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还将通过积极推进“园艺业提质增效、养殖业提质增效、水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记者 李华)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全国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有利于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有利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近年来,太仓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公顷。目前,全市在建高标准农田面积约3300公顷,年内还将开工面积1000公顷,至年底可新建高标准农田1300公顷。
太仓市在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管理、监督审计、项目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经验与做法,受到农业部、省农委的充分肯定。前不久,农业部在京举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管理培训班,太仓作为全国唯一的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在培训班上专题介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做法与成效。太仓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全国样板”,供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太仓市扎实推进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项举措。太仓市还将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今年将新增大中型机具100台以上,加快推进农机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工厂化育秧中心3个、粮食烘干中心10个、机库8个;实践推广秸秆堆肥和秸秆食用菌利用等新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
多举措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太仓市现代农业工作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持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是太仓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太仓市将进一步树立大农业、大生态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与实践,完善东林农场的农牧循环模式,力争5月底建成年产量6万吨的金仓湖秸秆饲料加工厂,并开始试运行;积极启动城厢独娄小海片区的农渔循环模式探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太仓”建设,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0.1个百分点,将重点完成七浦塘、杨林塘、吴塘河绿化工程,提升绿化建管水平。
农业园区是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太仓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市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重点建设生物农业科技平台、健康花卉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和生物农业博士后工作站;打造以华泰昌食用菌为依托的食用菌生产产业链、以安佑(太仓)为依托的乳猪生物饲料产业链。推进农业片区化建设,按照各地种植特色划分农业片区,重点推进双凤新湖片区、浮桥杨林片区、浏河设施农业片区规划;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出具有太仓特色的农业休闲游,打造以市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各镇村休闲农业景点为组成的休闲观光旅游线路1至2条。
今年,太仓市粮食生产在保持总体稳定基础上,将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增效创建,重点建设9个粮食高产示范方和市现代水稻产业园,做好3镇10个农场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新建江苏首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标准园,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还将通过积极推进“园艺业提质增效、养殖业提质增效、水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全面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