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太仓”建设 生态优先打造“田园风情”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5-19
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初夏时节,放眼望去,太仓处处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
推进“绿色太仓”建设,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太仓市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城市品牌,在城市绿化增量提质、增加河道绿化、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彰显现代田园风情。
绿意盎然
居民乐享绿色生活
沿着设施完善的滨河路绿化带慢跑,再到绿意盎然的菽园走走,吃好晚饭后,新区景瑞社区的居民李培红在锻炼身体。
“上下班路上开车、上下楼乘电梯,上班后坐在电脑前忙忙碌碌……对于我们这样上班族来说,每天到小区附近走走,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是一种放松,享受着慢生活。”李培红告诉记者。
宜居城市不仅要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离不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休闲运动场所。太仓市像菽园、新浏河风光带这样备受市民追捧的场所还有不少。
“绿色太仓”是太仓市城市特色之一。近年来,太仓市每年都新建或提档改造一批公园绿地项目,包括城北河湿地公园、天镜湖公园、菽园等,目前在城区建成了40多个、面积近300公顷的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形成“百步见景,千步见园”、“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景象,城市特色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提质增量
绿色太仓魅力彰显
选用池杉、水杉、榉树等树种,在河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带,实施21千米长、绿化面积85.3公顷的七浦塘“生态水廊”工程……去冬今春,太仓市重点实施的七浦塘“生态水廊”工程已全部完工,既可以防止河岸水土流失,又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里“百步见景,千步见园”,道路上“车在林中走,人在绿中行”。太仓市城乡绿化建设全面推进,先后建成东仓路、东亭路、娄江路等一大批绿化总量大、标准高、景观好的城市绿化景观大道;河道旁边,水清岸绿,结合河道疏浚和水利工程建设,高规格实施湖川塘、十八港等河道绿化工程。市绿化办相关人士说,太仓市绿化面积快速递增,城乡环境日益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太仓市以打造生态田园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狠抓生态片林、绿色水廊、绿色通道、林果产业、城镇绿化、村庄美化等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到2015年底,全市林地绿地面积达1.1万多公顷,林木覆盖率17.38%,建成国家、省生态公益林382公顷,自然湿地总面积1.6万公顷,保护率6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42%,绿地率约40%,人均公共绿地约13平方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
节约生态
城乡绿化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绿色太仓”建设继续推进,确保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0.1个百分点。市绿化办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已完成春季农村绿化面积10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66.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太仓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绿色太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市规划绿地日趋饱和,可供集体义务植树的场所已大幅减少。
从原来的大片集中绿化、林木抚育,到开展道路绿化,打造“绿色通道”,再到如今的见缝插绿,利用河道两侧种植绿化,打造“生态水廊”……近两年,在确保绿化总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按照“节约、生态”思路,太仓市从强调规划引领、提升绿化质量与效益等方面着手,对城乡绿化全面提档升级。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绿化思路,突出“节约型”绿化建设理念,从绿化总量提升转变为绿化质量提升,绿化建设向绿化资源保护等方面转变,在保障绿化总量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品质,更好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记者 李华)
推进“绿色太仓”建设,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太仓市着力打造“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城市品牌,在城市绿化增量提质、增加河道绿化、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彰显现代田园风情。
绿意盎然
居民乐享绿色生活
沿着设施完善的滨河路绿化带慢跑,再到绿意盎然的菽园走走,吃好晚饭后,新区景瑞社区的居民李培红在锻炼身体。
“上下班路上开车、上下楼乘电梯,上班后坐在电脑前忙忙碌碌……对于我们这样上班族来说,每天到小区附近走走,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是一种放松,享受着慢生活。”李培红告诉记者。
宜居城市不仅要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离不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休闲运动场所。太仓市像菽园、新浏河风光带这样备受市民追捧的场所还有不少。
“绿色太仓”是太仓市城市特色之一。近年来,太仓市每年都新建或提档改造一批公园绿地项目,包括城北河湿地公园、天镜湖公园、菽园等,目前在城区建成了40多个、面积近300公顷的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形成“百步见景,千步见园”、“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景象,城市特色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提质增量
绿色太仓魅力彰显
选用池杉、水杉、榉树等树种,在河道两侧各种植20米宽的生态防护林带,实施21千米长、绿化面积85.3公顷的七浦塘“生态水廊”工程……去冬今春,太仓市重点实施的七浦塘“生态水廊”工程已全部完工,既可以防止河岸水土流失,又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里“百步见景,千步见园”,道路上“车在林中走,人在绿中行”。太仓市城乡绿化建设全面推进,先后建成东仓路、东亭路、娄江路等一大批绿化总量大、标准高、景观好的城市绿化景观大道;河道旁边,水清岸绿,结合河道疏浚和水利工程建设,高规格实施湖川塘、十八港等河道绿化工程。市绿化办相关人士说,太仓市绿化面积快速递增,城乡环境日益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太仓市以打造生态田园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狠抓生态片林、绿色水廊、绿色通道、林果产业、城镇绿化、村庄美化等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到2015年底,全市林地绿地面积达1.1万多公顷,林木覆盖率17.38%,建成国家、省生态公益林382公顷,自然湿地总面积1.6万公顷,保护率6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42%,绿地率约40%,人均公共绿地约13平方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
节约生态
城乡绿化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绿色太仓”建设继续推进,确保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0.1个百分点。市绿化办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已完成春季农村绿化面积10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66.7公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太仓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绿色太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市规划绿地日趋饱和,可供集体义务植树的场所已大幅减少。
从原来的大片集中绿化、林木抚育,到开展道路绿化,打造“绿色通道”,再到如今的见缝插绿,利用河道两侧种植绿化,打造“生态水廊”……近两年,在确保绿化总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按照“节约、生态”思路,太仓市从强调规划引领、提升绿化质量与效益等方面着手,对城乡绿化全面提档升级。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绿化思路,突出“节约型”绿化建设理念,从绿化总量提升转变为绿化质量提升,绿化建设向绿化资源保护等方面转变,在保障绿化总量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品质,更好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