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制度层面改革创新 释放推动转型升级源动力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4-21
企业项目建设如需新增用地,必须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获取“同意供地文件”。按照以往的做法,项目方需要前往发改委、环保、国土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导致多头联系,来回递送材料,耗时又费力。太仓市推出的“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便利了办事人员,提升了工作效率。
推行“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是太仓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动作。深化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形成推动发展源动力,是一个地方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法宝。太仓市在继续做亮改革特色基础上,形成更多的创新经验,释放更强发展动力。
一项审批改革
打通企业项目建设“高速路”
“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将之前办事人员按先后顺序跑部门的做法,改为只向“联合预审服务小组”一处投递材料,由服务小组同时递交相关部门审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办事人员实现一处受理、一次办结,多部门同时审批,节省了很多时间。每个项目仅用时5个工作日左右,在此之前,这道环节一般需要费时1个多月。
虽然推行时间不长,这项改革已让不少项目获益。目前已经完成双凤镇供地项目3个、浮桥镇1个、浏河镇1个,新区的一个项目即将审批结束。
为了让企业建设项目全程搭上“快车”,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发改委、住建局、经信委等部门多次交流沟通,研究企业投资建设的全程联审联办机制,积极助推经济发展。
“流程再造之后,立项、用地、规划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确保50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审批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联办联审实施后,为企业项目建设打通了行政审批的“高速路”,“只需要从一个高速入口驶入,就能直达目的地”,可以为项目建设争取宝贵时间,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勇于改革创新
“太仓经验”助推发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而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
去年,太仓市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挂牌成立;推动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确定5个部门41项有关职能作为试点向社会转移;完成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再梳理工作,清理政府行政权力事项6300多项;梳理“部门职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部门职责对应的权力事项清单,权力运行中介涉及的盖章、收费”等5张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行政体制改革只是太仓市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在积极争取和完成好上级试点和改革任务的同时,太仓市更加突出制度层面的先行先试,形成诸多“太仓经验”。
在对接上海自贸区方面,太仓市率先推出“单一窗口”改革,降低贸易和物流成本,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在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创新发展合作农场、创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实现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探索出金融服务农业的一条新路;在社会治理上,率先启动“政社互动”探索实践,加快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公众参与、居民自治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在民生保障领域,创新大病医保模式,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这些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让太仓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新路,有效助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突出供给侧改革
探索推动转型升级新举措
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紧迫,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各地面临的重要课题。太仓市《2016年改革工作要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显著位置。
根据《要点》,今年太仓市将加快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压降企业产品库存,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将实施重点产业“三推一提”,补齐供给短板,努力构建较高含金量的特色产业链;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稳步推进工业企业土地产出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年初,太仓市深改组设立9个专项小组,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市改革办相关人员介绍,今后改革工作将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结合太仓特色,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改革品牌。除重点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外,还将围绕教育、卫生、养老等热点问题,更加精准地消除发展中的障碍和短板,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记者 戴周华)
推行“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是太仓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动作。深化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形成推动发展源动力,是一个地方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法宝。太仓市在继续做亮改革特色基础上,形成更多的创新经验,释放更强发展动力。
一项审批改革
打通企业项目建设“高速路”
“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将之前办事人员按先后顺序跑部门的做法,改为只向“联合预审服务小组”一处投递材料,由服务小组同时递交相关部门审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办事人员实现一处受理、一次办结,多部门同时审批,节省了很多时间。每个项目仅用时5个工作日左右,在此之前,这道环节一般需要费时1个多月。
虽然推行时间不长,这项改革已让不少项目获益。目前已经完成双凤镇供地项目3个、浮桥镇1个、浏河镇1个,新区的一个项目即将审批结束。
为了让企业建设项目全程搭上“快车”,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发改委、住建局、经信委等部门多次交流沟通,研究企业投资建设的全程联审联办机制,积极助推经济发展。
“流程再造之后,立项、用地、规划建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个阶段,确保50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企业建设投资项目的审批工作。”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联办联审实施后,为企业项目建设打通了行政审批的“高速路”,“只需要从一个高速入口驶入,就能直达目的地”,可以为项目建设争取宝贵时间,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勇于改革创新
“太仓经验”助推发展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而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
去年,太仓市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挂牌成立;推动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确定5个部门41项有关职能作为试点向社会转移;完成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再梳理工作,清理政府行政权力事项6300多项;梳理“部门职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部门职责对应的权力事项清单,权力运行中介涉及的盖章、收费”等5张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行政体制改革只是太仓市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在积极争取和完成好上级试点和改革任务的同时,太仓市更加突出制度层面的先行先试,形成诸多“太仓经验”。
在对接上海自贸区方面,太仓市率先推出“单一窗口”改革,降低贸易和物流成本,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在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创新发展合作农场、创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实现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探索出金融服务农业的一条新路;在社会治理上,率先启动“政社互动”探索实践,加快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公众参与、居民自治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在民生保障领域,创新大病医保模式,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这些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让太仓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新路,有效助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突出供给侧改革
探索推动转型升级新举措
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紧迫,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各地面临的重要课题。太仓市《2016年改革工作要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显著位置。
根据《要点》,今年太仓市将加快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压降企业产品库存,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将实施重点产业“三推一提”,补齐供给短板,努力构建较高含金量的特色产业链;实施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稳步推进工业企业土地产出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年初,太仓市深改组设立9个专项小组,全面推进改革发展。”市改革办相关人员介绍,今后改革工作将聚焦构建发展新体制,结合太仓特色,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形成改革品牌。除重点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外,还将围绕教育、卫生、养老等热点问题,更加精准地消除发展中的障碍和短板,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记者 戴周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