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沐恩
胡凤珍是科教新城良辅社区的一名老党员,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生产能手”等荣誉。热心公益的她,是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心中的“定海神针”。今年八十多岁的她,依旧坚守在服务社区的志愿岗位上,为社区基层自治提供了许多帮助。
1966年,27岁的胡凤珍跟随丈夫前往四川涪陵山区支援三线建设,一待就是32年。这32年,胡凤珍从一名托儿所保育员变成一线工人,再变成班组长和老师傅。退休后,胡凤珍回到太仓定居,“闲不住”的她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时常能看见她的身影。“活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胡凤珍说,自己总想着多做一点、多干一点,将工作做得更好一点,“所以我现在又成了一名志愿者,每天帮忙维护社区秩序、清洁社区环境,帮大家排忧解难。”
社区是大家每天生活的地方,处理好邻里关系很重要。“我被推选为居民组长后,就根据之前的工作经验,以小区楼栋为单位选出楼长,每个楼长负责管理几栋楼。”胡凤珍介绍,之前她就遇到过一个“硬钉子”。此前,因房屋漏水问题,小区某栋楼的两户居民闹得不可开交,社区出面调解了好几次,双方各不相让。胡凤珍知道后,一趟又一趟登门做两方的思想工作。“我们都是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房屋漏水没关系,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一定尽全力帮忙。”最终,她用自己的智慧、热情和耐心劝和了两位邻居,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