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厂房内同一跨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供应链、产业链。位于港区的隆兴幸福产业园,原名隆兴钢铁物流园,近年来,园区内的苏州隆兴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调整战略布局,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将其下游客户直接引入园区生产经营,通过“深度绑定”,不仅强化了上下游的合作关系,还使得产业园成为一个“钢铁超市”,具备钢铁原材料供应以及各类钢铁产品深加工服务,为外部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变化,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市场也在进一步压缩,传统销售模式难以为继,钢铁等大宗商品的经营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点。苏州隆兴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陈伟峰告诉记者,从2020年开始,公司大力改造原有厂房,淘汰老旧设备,引进了高效能的新设备,优化了厂房布局,进行集约化生产,并将空出的部分用于引进下游产业链客户。这些客户入驻后,与隆兴供应链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还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目前,隆兴幸福产业园已引入近10家隆兴供应链下游产业链客户,这些企业主要从事焊管、扁钢、激光落料、方矩形管、H型钢的加工切割等,其中3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锟泰钢管(太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螺旋管的企业,入驻产业园后,生产效率提高了,经营成本降低了,年产值翻了一番。“原来我们在杭州,无论是隆兴的原材料运过来,还是加工好的产品运到上海销售,运输成本都非常高昂。现在在园区内,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客户群所在地更近了,每吨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分别降低了五六十元。”锟泰钢管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隆兴供应链还充分发挥其销售体系和市场辐射能力,帮助企业一起销售产品。
陈伟峰表示,隆兴幸福产业园的成功运作,得益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引进下游客户,隆兴供应链不仅增强了自身的销售能力,还帮助客户提升了竞争力,实现双赢。同时,这种产业链整合模式也契合当下流行的“界面协同”理念,园区内企业的客户群越滚越大,黏性越来越强,形成了“良性循环”,一个钢铁生态圈初步建成。
最近,陈伟峰被聘任为港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他表示,将把园区建链强链延链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港区,共建生态圈,共筑港产城,助力临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