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重大疾病进展过程中,炎症是重要的一环。慢性炎症刺激不仅提高患癌风险,还会伤害心血管。
我国学者曾在国际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促炎食物(一般是指会促进、引发炎症的食物)吃得越多,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就越高。
结合该研究及专家观点,本文告诉你哪些是促炎食物,哪些是抗炎食物,以及怎么吃对心脏更健康。
这4类是典型的促炎食物
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又称升糖指数GI)较高的食物,可增加炎症水平,这与其升血糖速度快有关。另有研究发现,高糖食物可通过扰乱肠道菌群环境,诱发慢性炎症。因此,甜饮料、甜面包、蛋糕等食物尽量少吃。不少酸奶中的含糖量也很高,购买时请看清营养标签。
高脂食物:含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冰淇淋、饼干等,同样会促进体内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不少加工食品会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或氢化油,患有关节炎、鼻炎等慢性炎症的人群吃上述食物要控制好量。
油炸食物:研究发现,当油炸食物摄入减少后,体内炎症水平也会降低,大量油炸食物用的是反复煎炸过的油,含大量饱和脂肪酸,且高温油炸过程还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红肉、加工肉制品:红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摄入过多会增加炎症反应。经过精加工处理的肉制品,如腊肠、热狗、火腿、培根等同样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刺激。
抗炎食物有哪些?
按三大营养素分类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中各有抗炎食物。
碳水化合物:抗炎最佳选择:全谷物,比如小米、玉米、燕麦、荞麦、糙米、黑米、藜麦等。
中间选择:薯类,比如红薯、马铃薯、芋头、山药。
脂肪: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膳食总量的30%。在这个前提下,可以优选不饱和脂肪酸,少吃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坚果、鱼油、菜籽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
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猪油、肥肉、棕榈油、黄油等。
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物:经过高温油炸的食品,或使用反复煎炸过的食用油制成的食品。
蛋白质:抗炎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最好是鱼、家禽、鸡蛋、瘦红肉、大豆食品、坚果等,少吃加工肉类。
(来源:太仓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