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近年来,港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通过政府收储、企业自主提升、第三方收购后提升等多种方式,全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2024年完成政府收储240亩,低效地块提升促建300亩,为港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上海佳方钢管集团太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方钢管”)的引进,就是一个实例。
作为钢管生产领域的佼佼者,佳方钢管自落户港区以来,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跃升,更让曾经低收益的厂区焕发生机活力,年产值提升5~6倍。今年以来,公司签下近5亿元订单,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698%。
这里的厂房过去也从事钢管生产,但其年产值与亩均收益均不尽如人意。“佳方钢管入驻后,成功盘活了这片低效地块,让老树发出新芽。”据港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因为从事行业相同,佳方钢管可以直接利用老厂房的硬件、行车等设备,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佳方钢管入驻港区仅一年多时间,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关键在于企业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的技术创新。” 港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说,佳方钢管的海洋工程产品相较于市政工程和民用建筑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和附加值。为了满足海上工程的需求,佳方钢管在硬件、软件、管理能力以及国际资质认证等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由于港区背靠“长江外贸第一大港”,港口设施完善,航线资源丰富,对于出口型企业佳方钢管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出货码头与厂房的直线距离仅800米,大大缩短了产品的中转时间,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港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倍感舒心。近期,港区企业服务中心为佳方钢管与码头企业“牵线搭桥”,通过紧密“区港联动”,解决了企业的烦心事。据介绍,今年,佳方钢管成功承接了一个65000吨的海上工程项目,面临着货量大、交货期紧的挑战。于是,企业尝试求助港区企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对接鑫海和润禾两家企业码头以及海关等口岸部门,确保了工厂、车队、码头、船运等多个环节紧密配合,通过高效协调,货物可以快速抵达用户。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业务部副经理郑亮表示:“通过提前谋划安排,让船舶快速靠泊,货物提前集港,船一靠岸,佳方的钢管就能够直装直发。”截至目前,这批钢管已经成功发运了7船次,共计14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