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嘉乐
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我市继续凸显放大“太仓制造”优势,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1~2月,全市139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01.7亿元,同比增长5.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从工业投资情况来看,1~2月,完成工业投资30.2亿元,同比增长20.5%。
开年以来,扬子三井、舍弗勒、法可赛等我市制造业头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品高端化趋势愈发凸显,在手订单满满当当。玖龙纸业年产100万吨特种新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等工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潜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零一汽车自主研发的基于端到端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驾驶技术完成“上车”,成为行业首个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场景落地的重卡企业,无人货运进入新阶段。
在企业铆足干劲拼抢订单、创新突围开拓市场的同时,我市也结合“换位跑一次”完善“帮代办”制度,建立“助企直通”政企恳谈协调机制,开展“筑峰强链”200强企业大走访、“益企强链 供需赋能”等活动,发挥2000万元助企惠民政策作用,做好中小微企业转贷支持,以政策、服务精准滴灌,助力产业运行稳中有进。例如,进一步打通本土产业供需“内循环”,前不久,由市工信局、工商联举办的扬子三井供需对接会举行,吸引了包括卓能电子、天航长鹰在内的超60家本土企业参加,深化全市船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合协作,充分展现了我市制造业发展的活力与信心。
以工业经济“开门红”撬动经济发展“全年胜”。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全力做大工业体量规模、大力提升项目转化效率、强力打造优质营商生态”三大方面入手,分类分级监测好工业增加值、产值等重要指标,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订单、项目要素保障、产业协作配套、设备更新实施等情况,升级拓展企业服务中心功能,持续抓好跟踪服务。同时,用好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编制好“十五五”工业规划,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硬实力,奋力按下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