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娄东社科大讲堂
上一期3   4下一期  
太仓现代航运服务业~~~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仓现代航运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研究

  □ 韩学芹  王昭远  沈沂  凌云帆  李维彤

  2023年,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补齐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短板,以政策创新为驱动,推动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要素集聚发展。《指导意见》以补短板、优服务、扩功能、聚要素、提能级为主线,提出了八项具体任务,旨在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开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现代航运服务业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2023年3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围绕覆盖更广、标准更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现代化水运体系建设,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2023年10月,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推动苏州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苏州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撬动、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港口物流、现代航运和高端物贸融合发展。

  太仓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4年6月,发布《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港航服务业,高质量建设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项目、港航大厦等航运特色楼宇;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船舶经纪、海事法律服务等业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积极争取船员培训、危化品船岗位培训等资质。2024年6月,太仓港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明确提出,太仓港是苏州港的主港区、核心区,集装箱吞吐量占苏州港的比重达84%,外贸货物吞吐量占苏州港的比重达57%。太仓港的高质量发展将为苏州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了更好推进港、产、城“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实现从传统航运服务业到现代航运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课题组开展了以“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调查研究。

  1.

  高速发展

  航运服务业成果丰硕

  太仓港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的交汇点,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及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致力于打造江海联运核心港区与近洋运输集散中心。几年来,太仓市坚持“港城即全域、城市即港城”理念,深入实施“以港强市、以市兴港”战略,将港口作为太仓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做深“以港强市枢纽城”文章,服务“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建设。2023年,苏州港系统推进全市港口、航运、物流产业发展,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8.2万标箱,其中太仓港区吞吐量803.9万标箱,占比达84%。

  1.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太仓港地处长江和沿海开放交汇处,坐拥38.8公里长江岸线,以及-12.5米深水航道,是江苏仅有、中国难得、世界少见的天然良港。截至2024年,太仓港共开辟运营集装箱班轮航线217条,形成了近洋直达31条、沿海内贸51条、长江(内河)喂给94条和远洋中转41条四张航线网络。其中,近洋航线覆盖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等近洋主要港口,内贸干线实现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外贸支线实现与上海港之间的公交化运营,长江集并、内河喂给网络覆盖长江、内河50个港口。太仓港引进华光源海、进极航远等80家港航服务业企业。从太仓港走货的国内外贸企业超过4000家,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太仓港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内贸转运枢纽、远洋中转基地。

  2.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太仓市持续出台支持港区沿江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举措,发挥江海河联运中转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优势,2024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1.8万标箱,同比增长3.5%,连续15年位居长江第一、连续7年位居江苏第一,稳居中国大陆第8位、全球第20位;完成货物吞吐量2.89亿吨,同比增长4.9%,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名片愈发闪亮。太仓港是苏州港的主港区、核心区,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占苏州港的比重达84%,外贸货物吞吐量占苏州港的比重达57%。太仓港的高质量发展为苏州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重点项目不断涌现

  太仓航运服务业呈现整体推进、质量并进、特色各异、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项目不断涌现。2024年4月,高新区举行沿江现代服务业专场签约活动,长江航道港航服务项目、省港口集团航运公司项目等13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全部投用后预计年新增营收47亿元。2024年10月,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东总部、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太仓公司、海通恒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落户太仓,深度服务太仓港建设和进出口业务拓展。同年,太仓港的苏州现代货箱码头84号和85号轮胎吊完成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率达80%以上,处于业内领先水平。2025年2月,正和干线集装箱运输等6个优质沿江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

  2.

  面临挑战

  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短板仍需补齐

  现代航运服务业主要指的是为国际航运提供政策咨询、海事规范、国际性航运交易、技术标准、融资保险和海事仲裁等相关服务的产业。而传统的航运服务业更多地聚焦于提供航运中转服务、加工增值服务和资源的配置服务等内容。太仓正从传统航运服务业向现代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但距离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顶层设计需更完善

  太仓港由省政府委托苏州市代管,管委会与太仓市政府没有隶属关系,故在相关政策制定、协同、宣传、解读等过程中还未形成跨行政区域、跨职能部门的合力,需在更高一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长三角地区港口密集,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大型港口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关于如何加强区域协同,高效整合航运服务业资源,浙江、上海均出台了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产业政策,对此太仓港需要尽快赶上。

  2.营商环境需再提优

  太仓航运服务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存在诸多瓶颈。一是航运融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特别是船舶融资租赁、航运期货品种等具体金融产品。二是航运保险承保能力欠缺,航运保险市场的保费份额主要由外地保险公司承接,本地航运保险企业市场份额和承保能力均需加强。三是优惠补贴政策急需完善,调研显示,浙江、上海等地面向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出台力度较大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四是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与周边城市相比,在生活配套设施、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存在差距,对航运服务业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

  3.产业链功能需再提质

  航运服务业,是围绕港口和航运活动形成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包括传统的以船运货、港口装卸、物流仓储到发展船舶供应、船舶修理、船舶管理等辅助型航运服务业,再到发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交易、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太仓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功能不尽完善,产业结构重心偏向船舶供应、船货代理等传统航运服务业,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能级与水平和目前港口发展定位并不相称,产业总体规模有限,市场主体规模偏小。

  3.

  因势利导

  探索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4年6月,太仓港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发布了《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包括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江海河中转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地位持续巩固。如果说打造港口是“硬实力”,那么航运服务就是“软实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充分挖掘航运交易、金融、保险、信息、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扎实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重点项目工作。

  1.夯实顶层设计,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面向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以“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为突破,探索太仓港航运服务业船舶供应、维修、交易、金融、服务等资源的共商、共建和共享路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对太仓港航运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议事协调机构,实现交通、口岸、金融等多部门深层次联动。借鉴上海市、浙江省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工作经验,会同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太仓市政府共同谋划,加强制度出台和供给,规范航运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扶持政策。出台《太仓市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太仓县级市现代航运服务业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以航运交易、信息咨询、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人才、技术服务等为重点,明晰发展任务,布局长远发展。

  2.加强区域联动,做好航运金融产品

  太仓港是苏州港“一港四区”之一,要运用好苏州港推行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与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对接,筹措和出台支持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政策和产品。依托金融部门,会同银行研究出台“航运金融服务方案”,特别是加强地区联动,将苏州、上海、浙江的金融资源服务延伸至太仓,为航运企业、物流企业等提供融资、保险、兑换、结算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服务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航运融资信息交流机制,覆盖水上运输、港口、航运、船舶等行业,关注对产业链上游船舶修造、中游航运及代理、下游港口(含相关延伸)企业的航运融资服务。会同本地金融机构,加快培育太仓航运保险市场,探索航运保险运营模式与产品创新,补齐太仓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短板。

  3.精准制定政策,做优航运营商环境

  太仓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到突出位置,护航营商“软”环境,助力航运“硬”发展。探索“一网通办”改革:整合各类涉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网受理、全网通办”,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加大“优惠补贴政策”力度:对标周边减税赠补力度,设置税收减免,如减免船舶吨税、航运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等,对航运企业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引进等给予资金补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创新“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加大对航运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航运服务业的保险产品,如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航运责任保险等,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4.加大科技创新,打造数智航运生态圈

  太仓将港口发展作为“一号工程”,牵引带动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港产城的深入互动,要充分发挥智慧化设施基础优势,全力打造新阶段智慧、绿色港口。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速实现1~3号港口设施设备自动化、管理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以“智”提“质”,加快推进太仓港“全国智慧口岸建设试点”项目,依托5G、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太仓航运数智化服务平台”,以“服务运营信息化”“数据互联互通”“生产设备自动化”为目标,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实现航运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整合与覆盖,为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一站式的船舶管理、船员服务、航运金融等综合解决方案,科技赋能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娄东社科大讲堂
   第04版:周刊·金融
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研究
太仓日报娄东社科大讲堂03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研究 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