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是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市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中科(苏州)智慧产研城便将科创载体作用彰显得淋漓尽致,以孵化赋能孕育科创“生力军”,让“科创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
贴心服务
企业创新无忧
苏州极坐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回转平台设计、制造、行业应用的科技型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超精密机床、高端检测仪器等。去年底,极坐标公司在业内推出了HRT80-V气浮转台,获得不少关注。
记者日前见到极坐标公司总经理王勇时,他正带领科研人员进一步优化HRT80-V气浮转台,以满足国内某头部半导体设备商晶圆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的需要。王勇介绍道:“目前,在应用于半导体高速螺旋检测时,极坐标产品5秒即可加速到5000转,速度均匀性达到十万分之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底,极坐标在产研城正式落户。今年,企业销售额预计增长30%以上。谈起企业落户以来的快速发展,王勇深有感触,“产研城首先帮我们解决了场地租金问题,其次是关键零部件的产学研合作。”王勇介绍,企业落户之初,产研城就免去了企业200多平方米的厂房房租,这样一年就可省下10万元。同时,在产研城的对接下,企业还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了气浮转台微结构超精密加工的科研难题。
牵线搭桥
赋能“链式发展”
落户于产研城的江苏小蓝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电堆的企业。小蓝科技财务总监李会福介绍,在企业落户之初,产研城除了免去厂房租金,还为企业找到了氢燃料供应的关键制氢企业,“这让我们在之后的生产研发中没有了后顾之忧。”
目前,小蓝科技氢燃料电堆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氢燃料电池电堆,并已在车辆中装车和进行实车测试。“我们正在和国内一家新能源整车头部企业洽谈,对方对我们的氢燃料电堆颇感兴趣。”
链式赋能,在构建产业协同生态中至关重要。通过产研城搭建的技术对接平台,目前,极坐标联合产研城园区企业,攻克了微结构超精密加工工艺难题,为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小蓝科技联合在太低空企业,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小型飞机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双方首款合作机型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地面测试。
随着产研城科创服务的逐渐深入以及科创企业的逐步壮大,产研城也向新而行、快速发展壮大,双方实现同频共振。
中科(苏州)智慧产研城成立于2021年,位于太仓市城厢镇,地处嘉定、太仓、昆山协同创新圈。产研城总经理朱圣峰介绍,通过深化对入驻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产研城自身发展也日新月异。目前,产研城总孵化面积达50000平方米,已引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50余家科创企业,其中入选太仓市领军人才计划30余家,入选姑苏领军人才计划9家,并成功获评苏州市级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