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苗
春耕时节,娄东大地上,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械纷纷“上岗”,一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上铺展开来,沃野飘来丰收希望歌。
“科技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引擎”。今年春耕期间,农艺与农机在太仓的田间地头实现了更加紧密的融合。农技人员将“小麦精量播种”等新技术有意识地布局于“无人化”农场,结合卫星导航、智能灌溉以及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技术,不仅充分展现了新技术在省种、增产等方面的优势,还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无疑起到试验示范作用,引领粮食生产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农人”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太仓,多支年轻人创立的无人机植保队伍,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价值和优势,为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提供撒肥、打药等专业服务。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化组织能够整合机械和机手力量,服务于耕整地、机插秧、粮食烘干等环节。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无疑为农民们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体验。
“慧种地”是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的“如椽之笔”。农用无人机在农田上空“腾云驾雾”的场景已经不再新鲜,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新设备在太仓已全面普及,成为植保领域的“中流砥柱”。老一辈农民曾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而今的年轻人面朝液晶屏,操控手柄便能轻松完成田间作业。多年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今“慧种地”模式的兴起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破解之道。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慧农机、无人机精准作业、云服务管理等科技力量深度融入田间,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