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太仓建设得更具竞争力、支撑力和爆发力,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是关键一招。过去的一年,我市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强优势,加快打造高能级双向开放枢纽节点,高水平开放发展成色足、底色亮,集中展现了全市经济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把港口作为“一号工程”,是我市贯彻上级要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之一。过去的一年,我市一号工程加速实施,制定《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编制《太仓市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太仓港排名升至全球集装箱港口第20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1.8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89亿吨,“新三样”出口465.8亿元、整车出口48.4万辆,分别增长47.4%、18.9%。长江干线最大汽车滚装码头——海通码头开港投运,疏港铁路实现“三进三出”,综合枢纽物流园区开工。
同时,我市外贸活力持续增强。利用RCEP政策享受进口税收优惠超5000万元、享惠货值全省第一。投用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综合服务平台,落户京东国际江苏首个跨境贸易平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超100%。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链博会等专业展会,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订单。实现进出口总额1199.6亿元,增长11.7%。
作为上海的近邻,我市与上海之间的区域协同持续深化。2024年,我市引进沪上项目127个,举办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轮值会议,成立嘉昆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联盟,创新合作走向深入。同时,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全线开工,将进一步便捷沪太两地通勤,瑞金医院太仓分院竣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开工,更多上海优质公共服务来到了市民“家门口”。
全力打造对德合作示范区,我市不断加码对德合作工作,努力推动“德企之乡”成为中德乃至中欧合作的展示窗口。过去的一年,我市对德合作提质扩面。完善“1+7+1”海外招商联络体系,德企总数突破550家。克朗斯等23家德企增资扩产,实际使用德资1.99亿美元。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竣工,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获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功承办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江苏-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德国“太仓日”、中德总裁班、太仓啤酒节等活动反响良好,获评中国国际传播突出表现县域城市,高新区获评中欧企业ESG领域最佳城市案例。
敞开大门、打开窗户,空气方能流动,发展的新动能才会源源不断注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太仓正加速从全面起势迈向突破成势。报告对新一年“坚定不移拓展开放新优势”作了部署,提出要“更大力度打造以港强市枢纽城,更深层次打造融入上海桥头堡,更高层级打造对德合作示范区,服务全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