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小学 五(11)班 仲璟恬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先生的这句书评,唤起了我对都江堰的好奇与向往。终于,这个国庆,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四川。
飞机抵达巴蜀大地的次日,我们便迎着朝阳出发了。
都江堰是公元前三世纪由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当今世界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我们首先爬到了它的最高处——秦堰楼。秦堰楼因都江堰建于秦国而得名,它依山而立,雄峙江岸,是眺望都江堰的最佳位置。我们登上楼顶俯瞰,只见一条“大鱼”横卧江中,“大鱼”的最前面就是鱼嘴,“鱼尾”处是飞沙堰,而那没入山间的漩涡处便是宝瓶口。
下了秦堰楼,我们走进了宁静庄严的二王庙。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人像——李冰父子。据导游介绍,二王庙原为望帝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便改称为二王庙。我们虔诚地拜过他们,走过摇摇晃晃的安澜索吊桥,便到了鱼嘴。
在鱼嘴之上,透过高墙般的人潮,我看到了壮观的分流景象:这里的河道九曲十八弯,泯江之水如同一条凶猛的白龙,顺着河道向鱼嘴冲去。而鱼嘴像一位武士,拔剑将水龙一分为二,分为内外二江。多亏了鱼嘴的分流作用,替成都规避了不少旱涝灾害。
顺着水流继续前行,就来到了飞沙堰。在这里,我看到无数泥沙被甩入外江。原来,李冰父子怕泥沙堵塞河道,特地在此开出一道,使内江水流撞击河道形成漩涡,直接将泥沙通过小道甩入外江,再次完成排沙泄洪。看到这里,我不禁发自内心地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顺着人潮,水声越来越响,我们走到了终点——宝瓶口。湍急的江水好似万马奔腾,通过这个“宝瓶”灌入成都平原。那飞扬的马鬃是溅起的浪花,奔腾的“骏马”踏入成都,成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夕阳西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了都江堰。但那巧夺天工的设计,波澜壮阔的风景,无一不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