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雪苗)昨天,记者从城厢镇电站村了解到,尽管近期雨水连绵不断,但得益于及时有效的排水措施,稻田内的积水已被基本排除,显著降低了病害发生的风险,有效预防了穗部发芽和茎秆腐烂等问题的出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用无人机正穿梭在晚播的稻田上方,精准地喷洒着富含螯合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这些肥料如同能量补给站,为正处于灌浆关键期的水稻迅速补充所需营养,助力籽粒饱满,促进产量恢复。
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周子骥解释道,受今年第13号、14号台风影响,我市水稻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令人欣慰的是,部分受损稻田中的水稻已自然挺立。当前,建议有条件的农场和农户进行叶面肥喷施作业。“在施肥管理方面,我们推荐以叶面肥为主,避免使用复合肥,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来弥补因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周子骥说。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用无人机社会化服务迅速普及,成为现代农业管理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场选择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交由专业的飞防团队来完成,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省工节本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