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为己任,遵循“以人为本、公平适度、品质驱动”的优质均衡发展理念,聚力“一冲刺三提升”目标任务,立足“活力教育”区域新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提供人才支撑。
深化党建领航
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强化先锋政治引领,开展“凝心聚力铸师魂,躬耕杏坛育桃李”主题活动,评选太仓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先进基层党组织12个。开展第二届“太教新青年”评选活动,全面展示青年教师敢于争先的良好风貌。组织教育系统首届廉洁文化周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崇廉尚洁价值观。推进29个“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建设,立项74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重点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中小学书记、校长定期沟通机制,优化议事决策规则和工作流程,切实保障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校长依法治校。
坚持引育并举
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健全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太仓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2028)》。制定《太仓市高层次教育人才专项引才办法(试行)》,引进10余名紧缺教育人才、名校长和名教师。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开展教师教学竞赛等,持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健全骨干教师分层培养机制,出台高研班和名师俱乐部培训方案、乡村培育站实施方案、名师工作管理办法和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组建22个名师工作室、16个骨干研修班、23个乡村骨干培育站和22个职初教师培育工作坊,累计培训450余名各层级骨干教师和1200余名青年教师。近年来,引进40名高层次教育人才,培育22名省级骨干教师、32名姑苏教育人才、133名大市级骨干教师,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聚焦优质均衡
健全统筹师资配置机制
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健全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机制,采取定期交流、跨校走教、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等途径进行交流轮岗,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太仓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组建21个融合型中小学教育集团(共同体),建立教师编制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集团内教师一体化管理。建立区域内教师队伍一体化培育机制,形成市级、集团、校本多层次教师培训新架构,组建一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孵化基地、骨干培育基地、新教师成长基地。全年招录408名新教师、签约58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和太仓生源师范生。近年来,太仓市义务段交流轮岗教师500余名,交流至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占比超过50%,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成效明显。
落实惠师举措
完善关爱激励教师机制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师职称岗位评价制度改革,强化能力、实绩和贡献的正向激励作用。实施“银龄计划”,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在指导青年教师发展、共育学生成长和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缓解生源高峰师资紧张矛盾。健全教育系统生活困难教职工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开通学术数据库免费查询服务。落实全体教职工年度体检和高层次人才疗休养制度。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长效保障机制,强化高中、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保障教师课后服务津贴依照标准按时发放,支持学校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依法对诽谤诋毁教师的行径予以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