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海荣
初夏时节,万物竞秀;娄东大地,美如画卷。
为守护好一方蓝天碧水净土,我市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大气和水环境治理,我市2024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春夏攻坚”专项行动已经拉开大幕。第二季度,全市PM2.5浓度力争降至22微克/立方米以下,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Ⅱ类水质比例达到75%,市级监测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
攻坚一线
“春夏攻坚”专项行动
紧锣密鼓
日前,浏河镇通过专家上门指导,引导企业错峰生产、治理设施效率优化、清洁原料常态化使用等,从源头压降污染排放。
该镇对餐饮业油烟排放进行了严格检查,确保辖区内餐饮店及时配备高效的油烟净化设施。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店铺,采取了限期整改、上门指导等措施,坚决遏制油烟污染。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餐饮油烟“码上洗”平台,全力防治餐饮业油烟污染环境,努力解决因油烟治理设施清理不及时、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造成的油烟扰民问题。
在此专项行动中,璜泾镇坚持将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依托镇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定期综合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于环境信访问题,第一时间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到位”。通过梳理汇总重复举报问题线索,对重复投诉较多的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形成问题清单,从源头上减少环境信访问题的产生。通过对环境信访问题的整治,璜泾镇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浏河镇和璜泾镇是我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春夏攻坚”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市各区镇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压降PM2.5浓度
保卫蓝天
在生态环境质量“春夏攻坚”专项行动中,我市积极开展“削峰行动”,做好臭氧污染防治,全市PM2.5浓度力争降至22微克/立方米以下。
为有效压降PM2.5浓度,我市将强化监测数据应用,安排专人实施监管,发现高值及时预警提示。综合运用排放源清单、污染源在线监控、用电量及工况监控、高架公共视频、卫星遥感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强化走航监测等溯源排查手段,推动溯源追踪与成因研判。
针对石化、涂装、有机化工、火电、玻璃等涉VOCs和NOx的重点行业,我市对重点工业园区、企业集群、重点监管企业和VOCs、NOx高值区等开展执法检查,重点关注企业治污设施是否按要求建设、无组织管控措施是否到位、自动监控设施是否按要求安装运行等。
结合“两治一提升”行动,我市强化餐饮油烟、恶臭异味治理,深化露天烧烤油烟污染专项整治,专题部署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通过部门联动、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加强水环境治理
多措并举
全市聚焦一季度水质踩线达标断面、水质波动断面,开展系统分析和研判,落实“一断面一方案”溯源整治,为汛期腾出空间、留足余量,为全年水质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二季度,全面推进规模以上养殖池塘排查工作,建立“一池一档”,加强池塘养殖尾水排放环境监管,组织对规模以上养殖池塘开展现场检查,每月检查应不少于5个。完成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区划定并推进相关工作任务。汛期相关省考以上断面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明显改善。
严格落实《太仓市2024年汛期水环境保障工作方案》,加强重点断面核心汇水区内污染源、风险源环境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工业、城镇、农业污染源,以及支流支浜、闸站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目前已完成重点断面各类污染源、风险源的全面排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5月中旬前,完成整治。
对于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整改的,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逐步推进,力争6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整改成效,为确保汛期水质不出现大面积滑坡奠定基础。
守护碧水
打造“水美太仓”
城市形象
基层河长巡河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本报讯(记者 肖朋)日前,市河长办出台了《太仓市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基层河长巡河专项行动方案》。根据该方案,我市将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河长制工作部署,在全市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多频次开展基层河长巡河行动,有效强化河湖长制,全力建设幸福河湖。
方案规定,此次专项行动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以“全面巡查、精准体检”为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压紧压实基层河长责任,积极开展问题排查和集中整治,维护好河面清洁、河岸整洁、河水洁净、河道通畅,全面提升河湖面貌。同时,方案还规定专项行动要严格落实《苏州市基层河(湖)长履职工作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级河长湖长履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夯实各级河湖长履职工作责任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排查整治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建章立制,确保巡河频次、创新巡河手段、明确巡河步骤,推动水环境实现明显提升。
此外,方案还将持续加大专项行动保障措施,提升专班化运作效能,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定期通报,强化考核奖惩,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太仓”城市形象。
美丽太仓看城发
专项整治高速公路沿线林带环境
绿意更浓 旅途更美
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高速公路,作为城市脉络的延伸,既是承载着人流和物流的快速流通,也是城市对外展示其独特风貌与魅力的门户。沿途的林带环境,是城市形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城市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日前,市城发集团下属城容公司发现苏昆太高速健心路及凤桥路林带内白色垃圾较多。对此,公司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采取“车巡+人巡”等方式,对林带内的白色垃圾进行全面排查及清理,深入推进高速沿线洁化、绿化、美化。
无独有偶,沿江高速新苗路附近及沙南路南侧林带内同样存在生活垃圾较多的问题。为此,市城容公司通过与属地政府、城管部门、高速公路养护单位等部门协调合力,在明确各单位职责的基础上,强化日常保洁管护,应查尽查、不留盲点,及时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各类垃圾废弃物。
这是市城容公司积极投身高速公路沿线林带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近期,市城容公司充分发挥绿化管养业务优势,聚焦突出问题,多措并举改善高速沿线环境卫生容貌,精心塑造城市形象。
据了解,在高速公路沿线林带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城容公司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整治行动顺利推进。同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林带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详细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标准、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有序开展整治工作。
市城容公司加强巡查监管,加大对高速公路沿线林带整治情况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强化全过程监督管理。在整治过程中,公司科学规划、定期调度、有序推进,累计出动人员130余人次,清理积存垃圾及杂物53处,出动清运车辆16辆次。
市城容公司将持续做实市政管养、绿化养护等工作,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久久为功促进常态长效,助力城市环境综合品质的提升改善。
美丽太仓我先行
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
环境监测“零距离”感受
本报讯(记者 薛海荣)为加强公众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了解,增强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日,太仓生态环境局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经贸小学师生走进太仓环境监测站,“零距离”了解日常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仪器室、水质分析室及各类大型仪器室等,对水质、大气、噪声等监测设备的用途及原理进行讲解。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对水质监测、仪器分析等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提问,工作人员耐心予以解答。
去年年初,太仓环境监测站完成了搬迁改造工作,投入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新站监测业务用房面积由1000平方米增至3600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由750平方米增至1800平方米,硬件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公众开放日,学到了很多环境监测知识,切身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今后,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保护环境,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绿色发展
好土好水出好粮
“娄东大米”秋粒系列荣获金奖
本报讯 (记者 王俊)5月10日~12日,第十四届IGPE中国国际粮油及饲料产业博览会在南京举行。博览会上,由太仓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参展的“娄东大米”秋粒系列荣获金奖。
“娄东大米”秋粒系列,选用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优质高代繁育南粳46原种,科学育秧,确保种子质量。在璜泾镇、沙溪镇建立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精心管理,产出优质稻谷。采用40摄氏度以下低温均匀烘干并保持低温贮藏,有效锁住大米水分,保留大米的色泽和营养。用“娄东大米”秋粒系列做出的米饭柔香甜糯、食味极佳,深受我市百姓喜爱。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着全市粮食收购和销售、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等职能,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放心粮油示范企业”“省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荣誉。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探索地方优质大米全产业链业务,全力打造“娄东大米”品牌,在原线下销售模式基础上拓展线上销售模式,搭建“太农购”地方粮油及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土好水好粮才好。我市一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天蓝水碧土净的优良生态环境,为提升粮食产能、出产优质粮食提供了坚强保障。
协 办 单 位
太仓市污防攻坚办
太仓生态环境局
太仓市城发集团
太仓市发改委
太仓市水务局
本版统筹:徐盛兵 本版摄影:计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