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郭文锐)昨日,太仓港储能柜出运首航仪式举行。海轮“BG RED/大红”号自苏州现代货箱码头鸣笛启航,载着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82个40尺储能柜直航中东,助力中国储能企业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转型发光发热。
据汇利达国际货运代理(广州)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朱海娟介绍,这一批储能柜通过太仓港直航出海,相比之前公路直拖和水水中转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整整少了一个星期,时间和运费的双重优惠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吸引力巨大。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储能柜的出海需求愈发旺盛,聚焦新能源运输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太仓港口管委会联合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成立新能源出口保障专班,研究制定新能源货物作业标准指南和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全流程监管服务机制,实行“一船一策”作业指导,以不断创新、优化的口岸营商环境助推太仓港成为外贸“新三样”示范港。
太仓港对新能源的保障服务也是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保障国内企业“造得出来也运得出去”,近年来,太仓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物流网络布局,不断扩大储能集装箱等新能源产品的运输通道,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集聚规模。2023年,太仓港出口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超48万标箱,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8.1万辆,同比增长193%。今年一季度,太仓港“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2.3亿元,同比增长112.2%。
太仓港将积极抢抓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大容量储能柜等新兴产业发展风口,聚焦绿色生态发展,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储能柜等海运安全保障技术独具优势的航线产品,大力发展“新三样”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低碳产品出口,潜心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向着“新能源第一出口港”目标迈进,助力国内新能源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