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精神文明建设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宜居好“村光”

  □本报记者 顾雪苗

  春风送暖,太仓的乡村百花盛开,绿意渐浓,一望无际的麦田扬花孕育丰收希望,碧波荡漾的河道像丝带装饰着村庄,崭新的农宅成为田园一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宜居好“村光”。

  沙溪镇涂松村辖区内有新材料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两大工业园区,企业密集、人口众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压力大。为此,涂松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为村“两委”工作“头等大事”。今年,该村狠抓通港公路、百花路、岳鹿路沿路和G15高速沿线卫生整治,通过多轮整治行动,累计清理混合垃圾200余吨,拆除农田围挡60余处、私搭乱建40余处,平整土地30余亩。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颜值”愈发美丽。

  如何保持环境的长治久洁呢?“我们继续在健全机制和长效管护上下功夫,用好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劳务合作社多方力量,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攻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涂松村党委书记樊志祥表示,涂松村将发挥好红色聚力行动支部海棠先锋力量,定期开展党员入户宣传、环境检查考评,形成以“党建红”引领“乡村美”的村庄环境整治新格局。依托村级自主开发的“轻‘松’云享”智慧平台,通过实地检查、云端上报、线上考评相结合,推进家庭诚信积分制度实施,以“信用+积分奖励”的形式,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常态长效管理新格局。强化保洁队伍人员管理,擦亮专属于涂松村的劳务服务品牌,助推人居环境长效机制有效落实。

  近期,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月”专项行动,聚焦“一部、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特别是对城乡接合部、工业厂区周边、骨干交通道路未达区域、待拆迁地区等“真空地带”,逐项对照、深入排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目前,已经细化完善《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管护专项评价标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类案件归口清单,借助市联动中心平台,实现问题共享、处理联动,通过发现一批重点问题、整改一批焦点问题、提升一批薄弱问题,持续巩固整治成果。

  近年来, 我市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对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针对各镇村不同禀赋条件,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农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分区分类分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实现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苏州市级特色康居乡村352个、特色康居乡村示范区11个。

  今年,我市继续争创省、市级宜居宜业和美镇、村,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串珠成线、连线成景,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持续推进积分制和清单制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积分制实现乡镇全覆盖,清单制实现村(涉农社区)全覆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时事
   第04版: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宜居好“村光”
深化文明培育与实践 让文明之花在福地绽放
探索书法特色项目建设
婚俗改革“为爱减负”
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 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
爱岗敬业乐助人 家庭和谐树典范
“光影之路”上的坚守
广告
太仓日报精神文明建设0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宜居好“村光” 2024-04-22 2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