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今年以来,市法院积极强化能动司法,持续优化审判质效,纵深推进解决执行难,不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市法院着力深化能动司法服务保障大局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服务保障“企业敢干”十六项举措,为企业发展“撑腰鼓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 专项行动,以企业信用修复“暖企”行动为牵引,以市场主体出清 “助企”行动、善意文明执行“护企”行动为支撑,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市法院出台服务保障重点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方案,深化落实服务保障太仓港区高质量发展十项司法举措;推进“对德合作司法服务工作站”实质化、常态化运行,为德企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
践行司法为民,方能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此,市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载体功能。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特邀调解组织 16 个,新增特邀调解员 47 名,推动 HUI 法官工作室入驻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强化全市3个人民法庭基层解纷“前沿阵地”职能,紧扣乡村振兴需求,充分发挥共享云法庭、巡回法庭作用,主动将解纷网络延伸到村(社区);健全完善劳动争议、商事、婚姻家庭、住房、消费等类案纠纷多元解纷机制,形成纵横联动、全面融合的“1+3+N”立体化诉源治理体系,为群众提供更为多样、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与此同时,市法院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化法院建设,持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构建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深入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打造与办案需求精准匹配的审判团队。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完善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推动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更加健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服务办案、管理的数助决策效能上,市法院还深度挖掘利用司法大数据价值,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提高审判管理现代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执行指挥中心“854 模式”迭代升级,实现线上财产查控和执行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办理。
与之对应,近年来,市法院主要质效指标均位居苏州大市基层法院前列。今年1~8月,该院共审执结案件 12278 件,同比上升32.99%,其中,一审服判息诉率、民事案件调撤率、一审案件改发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位居苏州大市第一;正常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位居苏州大市第一。
下阶段,市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 工作主题,主动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尽责,切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加快推进现代化法院建设,持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践行司法为民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