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强龙 >>>
□本报记者 陆媛 文/图
邢强龙,198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2008年,在河北省武警某部队服役;2009年~2012年,在浏河镇综治办从事辅警工作;2013年至今,在浏河镇新闸村村委会工作,目前担任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思乡男孩部队磨炼意志
2006年冬天,18岁的邢强龙带着满腔热情坐上了开往军营的火车,这列一路朝北行驶的火车载满了奔赴各地保家卫国的新兵。发车后,邢强龙便和天南海北的新兵们热络了起来,然而随着其他新兵都陆续在各站台下车,车厢里的气氛渐渐冷却。邢强龙的目的地是终点站河北定州,还未到军营,他便开始想家了。
“从来没出过远门,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直到看着空荡荡的车厢,我才有了真正开始部队生活的实感。”邢强龙说道。一开始,邢强龙对于每天的训练苦不堪言,最让他无法适应的是一日生活制度、一大早起床等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邢强龙咬咬牙,也渐渐适应了。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那段时间反而是收获最多的。
2008年,邢强龙有幸被选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他负责开幕式期间场地警戒,看着漫天烟火和各国运动员代表团入场,他为国家感到自豪。邢强龙说:“当兵之前,身上有一些年轻人懒散和不知天高地厚的缺点,但我回来后,爸妈说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作息不规律和做事毛躁的毛病全改掉了。”
公正耐心扎根农村
2013年至今,邢强龙在浏河镇新闸村村委会兢兢业业工作了10个年头。前几年,我市开展国土空间全域整治行动,邢强龙负责346国道沿线大约600米范围内农房拆违整治。这个点位,16户农户中有15户违建,租客多为企业职工或做小生意的,存在侵占农田、非法经营、环境污染、乱停车等诸多问题,当时在整个浏河可谓是“重灾区”。
“我记得其中有一家,违章搭建了48间小房子,算下来违建面积约1000平方米。户主是肯定不想放弃这些租金,所以刚开始谈的时候户主不给开门。”邢强龙回忆。不给开门,但工作还得继续,通过反复上门,户主终于肯谈了,不过还是不让进门,前后开展了五六轮思想工作,户主终于同意让工作人员进门详谈。邢强龙说:“此后,该违建顺利拆除了。从事这类工作没有什么诀窍,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是非对错他们自己有数。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在同类型问题处理上一定要秉持公正、一视同仁。”
处处为民受拥戴
2018年,浏河镇保留村庄翻身村进行整村提档升级。邢强龙多次深入群众,倾听大家的实际需求,落实了呼声最高的新建停车位、安装路灯、提档道路等要求。有一次,施工队准备铺设一条道路时,遭到了一户村民的强烈反对,原来这条路的走向正对着这户人家。邢强龙了解情况后,主动与相关单位及现场施工方沟通,经协商,确定了道路平移的可行性,同时得到这户人家的认可。翻身村整村提档升级的效果也让群众十分满意。
邢强龙说:“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后来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好几位村民代表公开表示支持,我非常感动,深厚鼓舞。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工作,不辜负村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