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健全了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去年,我市授牌成立了太仓市浙江商会等三家商事调解中心。近一年来,这三家商会调解中心共成功化解30多起纠纷,促进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不久前,在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推进联席会议上,我市新增授牌12家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新增12名商事调解员。随着全市商会商事调解工作的持续推进,将有效保障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涉企纠纷通过调解方式高效率、低成本、一站式化解。
不久前,市人民法院与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联合运用商会商事调解机制高效化解了一起涉家居行业纠纷,不仅解决了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消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此前,太仓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商事调解中心陆续收到消费者对于某装修材料经销商的投诉,投诉内容主要集中于该经销商收取定金后送货不及时等情况。收到投诉后,调解中心相关人员依托“情·理·法·宜”商会调解机制及时向市人民法院反馈相关情况。
市法院在收到相关材料后,先后数次参与了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组织召开的对接进度会,听取各方意见。经了解,纠纷起源于经销商收取定金后无法及时安排发货。在协调会上,经销商陈述了未及时安排发货的原因,市法院工作人员就无法供货的法律规定进行解释。会后,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积极敦促某经销商,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随后,经销商全部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供货义务,该起纠纷得到化解。
“充分发挥商会在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方面的优势,提升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成效。”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作为行业商会,精通行业经营流程、熟悉行业规范,该起纠纷的解决,也得益于市建筑装饰家居商会对行业治“理”的成熟运用。
运用法治手段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当前,我市着力打造“太舒心”营商环境品牌,充分发挥商会商事调解在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方面的制度优势,推动商会商事调解长远发展,实现优势互融互通、业务互促互补、资源整合共享、队伍共建培养。
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商会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商会调解制度和机制,为企业提供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同时,进一步转变司法理念,发挥司法在商会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