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祝:上一期,安安介绍了什么是小临工程、为什么要开展对小临工程的监管。那么小临工程网格化监管具体是如何展开的?
安安:要开展小临工程网格化监管,首先要发现小临工程项目,并将其纳入安全监管平台。目前,小临工程实施的是备案制,项目备案入平台是监管的第一步,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项目参建方主动报备,在这方面,一些公建项目执行得比较好,会主动报备,但仍有很多业主、施工单位不知道要报备。另一种就是靠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网格员如果发现村民新房动工、店铺开始装修等,可以主动去了解情况,提醒、帮助其报备。去年7月,市住建局专门对网格员进行了培训,包括平台系统的运用、基础的工程安全知识等,现在他们不仅能发现小临工程,还能进行基本的安全巡查、提示。
健健:纳入平台后,还要进行哪些工作?
安安:网格员是强化小临工程安全的基础,属地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为了让属地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市住建局梳理了房屋结构拆改、市政开挖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11项小临工程风险点,并根据每一项风险点的特点,创建了安全监管清单,清单中既有应该开展的安全工作,也有禁止的危险行为。如在房屋结构拆改的监管清单中,明确须办理房屋结构改造安全许可;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人工拆除墙体时严禁采用底部掏挖或推倒的方式;拆除区域设置安全警戒区。属地工作人员根据风险点和监管清单进行巡查和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制止违规违章行为。
大祝:小临工程网格化监管开展了近一年,有哪些明显的提升?
安安:首先,参建方备案积极性有了提升,大家对这项工作的知晓度越来越高,自觉报备项目的施工队也越来越多。其次,经网格员、属地工作人员反复提醒、检查后,业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另外,网格员和属地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管水平也在提升,相信小临工程安全屏障会越来越牢固。